content

古人夏日避暑的「空調房」(組圖)

 2013-08-09 14:15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看中國2013年08月09日訊】俗語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炎熱酷暑的夏日,很多人躲到「空調房」避暑。在中國古代,儘管沒有「空調」,但古人也有許多低碳、環保的納涼避暑之所。比如先秦時期的「窟室」、漢代「清涼殿」……


古人消夏圖(宋代繪)

先秦時期避暑納涼的「窟室」——貴族夏天的「娛樂空間」

和現代人一樣,古人避暑首先想到改造居室環境,建造一個相當於現代帶有製冷設備的「空調房」度過夏天。這樣的房間,古人稱為「夏房」,先秦時期的「窟室」,秦漢時期的「涼房」及皇家的「涼殿」,後來的「冰室」、「涼窖」,都屬於夏房。

窟室,算是先秦最流行的「空調房」。所謂「窟」,字面意思就是洞穴,乃現代「地下室」的原始結構。由此可知,先秦時代流行的窟室,實際上就是「地下室」,但比地下室更講究。

當時有條件的貴族,家裡都筑有窟室,夏天一些重要的餐飲活動會安排在窟室中進行。鄭國大夫伯有是中國史上有名的「酒鬼」之一,他家就有一間窟室。《左傳·襄公三十年》記載:「鄭伯有耆酒,為窟室,而夜飲酒擊鐘焉,朝至未已。」大概意思是,鄭國的伯有喜歡喝酒,特地修建了一處窟室,晚上在窟室內飲酒取樂,通宵達旦。可見,窟室很像是先秦貴族階層夏季流行的「娛樂空間」。

當時,從中原的鄭國,到南方的楚國,沿海的吳國,貴族們都喜歡在窟室中避暑,窟室也是家居的重要場所。吳國公子光,即後來的吳王闔閭,在公元前515年的夏天刺殺吳王僚時,便利用了家裡的窟室。

就史料分析,先秦時的窟室又不完全是利用地下冷源的地下室,也有人工冷源。當時高級窟室內會放置冰塊,以達到降溫、調溫的目的。

公元前552年夏天,楚國的令尹子庚去世後,合適繼任人選薳子馮迴避楚康王任命時,便穿著棉袍、大衣躺到窟室內的床上,裝病不去。大熱天裡,薳子馮為什麼還穿件大衣?原來,他在床下放置了冰塊。


古人涼亭消夏圖

漢代皇宮有「清涼殿」——製冷效果很好「中夏含霜」

冰塊,一直是古人避暑降溫的重要冷源之一。這種利用天然冷源給房間降溫的手段,至少在上古周代時已開始。

在周王的宮廷中,有專人負責為王室採冰,以供夏天使用。《周禮》記載,負責人稱「凌人」,手下有80名職工,一般從每年冬天的十二月起,工人便開始採集天然冰塊,運至冰窖儲存。這種採冰制度,一直到晚清皇家都存在。

漢代的皇宮裡,設有冬夏兩用「空調房」。冬季用房叫「溫調殿」,夏季用房叫「清涼殿」,清涼殿也叫「延清室」,是皇家最高級避暑用房。從《漢書》記載來看,清涼殿的製冷效果極佳,稱「清室則中夏含霜」,意思是盛夏時室內能結霜,形容房間溫度低得如下過霜一般。

室內附帶降溫設備也極為豪華。佚名古籍《三輔黃圖》「清涼殿」條有這樣的記載:「以畫石為床,文如錦,紫琉璃帳,以紫玉為盤,如屈龍,皆用雜寶飾之」、「又以玉晶為盤,貯冰於膝前,玉晶與冰相潔」。

石質高級床具本身就是夏用良品,在身邊又放置盛有冰塊的國外進口玉晶盤。更絕的是,還讓侍人站在旁邊,對著扇扇子。如此這般,多重降溫,自然涼爽舒適。

受到漢武帝劉徹寵幸的董偃,便「常臥延清之室」,上述即是董偃所呆清涼殿時的降溫陳設。順便說一下,董偃是劉徹時年50來歲的姑媽、漢文帝女兒館陶長公主劉嫖的小情人,年齡懸殊30歲左右,這段「奇愛」曾留下「綠帽子」、「主人翁」兩個詞彙。


古代貴族消夏圖(元代繪)

唐代皇宮「水激扇車」的「含涼殿」——中國出現最早「進口空調」

唐代夏季帶空調的建築,不再叫漢代的「清涼殿」,而稱「含涼殿」。「含涼殿」為唐朝皇帝后妃的寢殿,北臨太液池,傍水而建,夏天在裡面居住十分涼爽。

唐代詩人張仲索《宮中樂》中所謂,「紅果瑤池實,金盤露井冰;甘泉將避暑,臺殿曉光凝」,所描述的就是「含涼殿」消夏的情景。

「含涼殿」的製冷手段已很先進,是通過機械裝置實現的。《唐語林·豪爽》記載,當時拾遺陳知節給唐玄宗李隆基上疏,李隆基請高力士找他來談話。當時正是酷暑天,李隆基把「辦公室」搬到了涼殿,以避暑。陳知節看到,「(李隆基)座後水激扇車,風獵衣襟」。進來後,陳知節被「賜坐石榻」,感覺「陰溜瀋吟,仰不見日,四隅積水成帘飛灑,座內含凍。」

這段歷史記載的信息量很大。一是在建築設計上,「含涼殿」避免陽光照進來,所以顯得很陰沉;二是當時已有「電風扇」當然不是用現代的電能,而是水能,用水來轉動扇葉,「水激扇車」,風扇對涼水吹,形成了冷氣;三是殿內有循環冷水源,故四邊有水往下淌,形成水帘。這是在宮殿的四檐裝上水管,把水引到屋檐上。涼水在屋上循環,室內溫度自然就下降了,而且降溫效果極佳,達到「座內含凍」的製冷效果。

這種「空調建築」,民用稱為「自涼亭子」,又稱「雨亭」。當時,地位較高的大臣家裡都建有這樣的「空調房」,時長安市市長(京兆尹)王鉷家,便建有自涼亭子。自涼亭子的降溫效果可謂「當夏處之,凜若高秋」。

現代學者考證,這種含有機械原理的製冷空調技術,並非是中國人發明和最早使用的,它源於拂菻國(東羅馬帝國),當時拂菻國的宮殿就帶有這種「空調」。如果這個考證屬實的話,這種裝置當是中國最早的「進口空調」。


古代房間的「製冷機」——冰桶

宋代避暑宮殿「鼓以風輪」——使用空氣淨化手段「清芬滿殿」

宋代,夏日「空調房」得到了進一步改進。人與自然更為和諧,皇宮裡的夏用建築也更為奢侈。

宋代宮中避暑佳處,有復古殿、選德殿和翠寒堂。據《武林舊事》「禁中納涼」條,這幾個地方環境幽靜宜人,周圍「長松修竹,濃翠蔽日,層巒奇岫,靜窈縈深,寒瀑飛空,下注大池可十畝」。

宋代宮中降溫設計時尚,同樣出現了帶有機械原理的「電風扇」用鼓風機帶動的,「鼓以風輪」。風扇對著大廳裡擺放的數百盆鮮花吹,「清芬滿殿」;在御座兩旁,「各設金盆數十架,積雪如山」。

從這個記載來看,宋代的「空調房」除了基本的降溫手段之外,還採取了空氣淨化手段吹香風,以改善「空調房」內的空氣質量,這不能不說是空調技術史上的一大進步。

明清時期,皇家宮殿的夏季降溫方式也有自己的特色。最特別之處是,房間內出現了可移動式冷源,有點現代分體空調或冷風機的味道。這種可移動式冷源,時稱「冰桶」,現代人戲稱為「冰箱」,但叫「冰櫃」或「冷櫃」更準確,其實是貯放冰塊的櫃子,上面鏤空,當冷氣出孔;中部空間還可儲存食物、冰鎮西瓜、冷飲。冷桶後來民間也用上了,還有進口貨,稱為「洋桶」。

冰桶系木質,其設計最早可追溯到商周時期的青銅器「冰鑒」,冰鑒便是最原始的冰箱。冰桶現在看很簡單,但在明清時代可算是高檔「家電」了。


現代窯洞,夏天避暑的好地方

明清有錢人家用「空調井」——普通百姓用多功能「土室」

上述古代製冷設備,對一般有錢人來說仍屬消費不起的奢侈品,至於普通老百姓就更別說了。老百姓夏天怎麼避暑?民間用不了「電風扇」、用不起「進口空調」,但有土辦法。

比較常見的,有像曹操當年在鄴城建造大冷庫「冰井臺」,挖深井採集冷氣,即在廳內或是需要的房間挖一深井,上面用蓋子蓋妥,蓋子上鑿孔,夏天便有冷氣從下面出來,而冬天則有暖氣上來,保證廳堂溫度相對穩定、宜人。

在保存下來的明清古民居中,常能看到這種「土製空調」。如在安徽皖南古民居中,大戶人家的廳室裡就有這樣的「空調井」。而且,其妙處多多,除了可以給房間降溫,還可作為地下「冰箱」,將食品放進井內保鮮、冷藏。

還有一種方法,在廳室內埋置陶缸,形成陶井,夏天將冰塊放置其中,以降溫。這種陶井,更像不可移動的冷櫃。這種降溫辦法,1950年考古發掘秦漢宮廷遺址時已有發現,可見歷史很悠久,古人用得很早。

挖「空調井」,僅是一種局部降溫辦法,最直接的是建低溫「空調房」,古代民間比較流行的辦法是,建造類似於先秦時「窟室」一樣的地下室。這種房間在明代叫「土室」,有點像窯洞,但又不完全是,「土室」類似於地道式建築,各家的土室通過地道相連。

從明人謝肇淛《五雜俎·地部》所記分析,「土室」冬夏兩用,屬多功能房,還有防盜防匪功能,「至城近邊一帶,常作土室以避虜其中,若大廈,盡室處其中,封其隧道,固不啻金湯矣。」

「土室」,又稱「土窖」,實際上是原始人遺留下來的穴居風俗,至今尚存。除人用之避暑外,也可儲物儲糧等。

最後要說的是,古代無論貴賤,通常的夏季降溫用具是扇子,即便住在「空調房」,也會搖扇子。遺憾的是,如今扇子似乎已離我們的生活越來越遠了。

来源:新浪博客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