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六考皆奪魁的唯一奇才

【看中國2013年07月25日訊】明清時期,「狀元」特指殿試第一名,依次而下,會試第一名稱「會元」,鄉試第一名稱「解元」,院試、府試、縣試第一名則通稱「案首」。科舉之途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考個「狀元」已屬不易,連中「三元」則尤為難得,至於從縣試到殿試,六戰六捷,六獲第一,難度自然最大。歷史上只有一人曾從縣試到殿試六奪第一,他就是明代的科場奇才黃觀,時人稱其「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間無」。 
  
黃觀,生於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南直隸貴池人(今安徽省池州市貴池區)。父親黃古出身書香門第,後家道中落,不得不入贅貴池上清溪的許家,成了「倒插門「的女婿。黃觀出生後,即從母姓,名叫許觀,直到他做了禮部右侍郎以後,才獲得恩准恢復原姓,改稱黃觀。
  
黃觀酷愛讀書,他的老師是元末學者翰林待制黃冔。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黃觀以貢生的身份入太學。這年八月,他參加鄉試的考試,獲得第一名,中「解元」。次年應會試,又得了第一名,中「會元」。同年,他參加由明太祖朱元璋親發策問的殿試,再次獲得第一名,中「狀元」。這樣,明代第一個連中三元的讀書人就誕生了。

一個考生只有在三次大考中都得第一名,即「解元」、「會元」、「狀元」三頂桂冠為同一人所摘取,才能稱之為「連中三元」。想想全國有多少人才在競爭,再有才華的考生也很難保證每考皆榜首啊,只要有一次考個第二,就不是「連中三元」了。歷史上先後共有17名學子過關斬將而「連中三元」!他們是:唐朝的張又新、崔元翰;宋朝的孫何、王曾、宋庠、楊寘、王若叟、馮京;金朝的孟宋獻;元朝的王崇哲;明朝的黃觀、商輅、王名世;清朝的錢檠、陳繼昌和戴衢亨、王玉璧。他們不愧是歷代之俊彥,是奇才中的奇才!

人們回顧黃觀的科舉之路時,發現他不但得中「三元」,而且在入太學前的縣試、府試和院試三次考試中,也均是第一名。在他的科舉道路上,可謂一帆風順,屢屢奪魁,在明代科舉考試的成績上取得了六個第一名,創造了科舉考試史上的奇蹟,人們為之不禁讚嘆:「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間無」。
  
黃觀在洪武、建文兩朝官運亨通,得到兩代帝王的賞識。中狀元後,在翰林院任修撰,並講學於東宮。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升任為禮部右侍郎,這可是僅次於尚書的副部級高官了。1398年,朱允炆即位,年號建文。黃觀與方孝孺、黃子澄等,都成為建文帝頗為倚重的股肱之臣。燕王朱棣擁兵自重,入朝不拜,黃觀密奏建文帝扣留燕王,稱「虎拜朝天,殿上行君臣之禮;龍顏垂地,宮中敘叔侄之情。」無奈建文帝優柔寡斷,不聽勸諫,縱虎歸山,終於釀成大禍。燕王歸去後,在北京起兵,發動「靖難之役」。黃觀草擬詔令,要燕王罷兵歸藩,束身謝罪,言辭甚為激烈。燕王大怒,從此懷恨在心。
  
懦弱的朱允炆被他的叔父朱棣在建文四年(1402年)奪去了皇位,此事被稱為靖難之變,建文帝不知所蹤,殘暴的朱棣大肆殺戮建文朝的舊臣,凡是不合作的一律殺掉,家人妻小也被收沒官府,充當奴隸。

朱棣即位後,擬定了一份50多人的「奸臣」名單,包括方孝孺、黃子澄等,黃觀名列第六。有傳言稱傳國璽在黃觀處,朱棣遂命人抄了黃觀的家,將黃妻翁氏和兩個女兒逮捕起來,發配給馴像的奴隸為妻。面對這種侮辱,翁氏早有死志,故將釵釧首飾都交給像奴去換酒,趁機帶著兩個女兒和十餘名家人投河自盡。
  
黃觀此時正溯江而上募兵,行至安慶時,從下游潰逃的士兵處獲悉燕王即位,大勢已去。獲悉夫人為了名節而死,黃觀很欣慰,命人將船行至家鄉貴池羅剎磯的江面上,站在船頭穿好朝服,面向東方叩拜,然後縱身跳入滾滾江中。
  
矢志忠君的黃觀悲壯地為建文帝殉難了,但對其恨之入骨的朱棣卻仍不放過他,專門讓人紮了草人,帶上黃觀的帽子,放到街上斬首示眾。更殘忍的是朱棣下令屠殺黃氏家族所有的男丁,歷史記載,僅有黃觀的弟弟黃覯留下一子,幸運地躲過一劫。怒氣未消的朱棣還命人刪改了登科錄,把黃觀的名字劃掉,剝去其狀元名號。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歷史,是任何人都篡改不了的。天才書生黃觀的輝煌科舉成就,將永遠地鐫刻在中國教育史冊。

本文留言

作者劉繼興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