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3年07月24日訊】這一週,臺灣的媒體大幅報導有關「日治」和「日據」的爭議,甚至連馬英九總統都出面說話,這個爭議到底是怎麼來的?
最近臺灣有三家出版社編寫了三個版本的高中歷史教科書,送到臺灣教育部的教科書審定委員會審議,既然是歷史教科書,裡面當然會提到「日據時期」這樣的用語,想不到臺灣的教科書審定委員會說,必須重編,把「日據」改成「日治」,否則不能出版。三家出版社火了,向立法委員及監察委員陳情,抨擊教育「國家教育研究院的官員瀆職,檢舉教科書審定委員會濫權不公,這個新聞才爆發出來。
●為什麼不能稱為「日據」,一定要改為「日治」呢?「教科書審定委員會」的理由究竟是什麼?
高中歷史教科書審定委員會說,二十多年前,臺灣都是說「日據」,但因為臺灣教科書內容隨政治擺動,這個問題已經爭執很久,最後決定從「日據」改成「日本殖民統治」是兩派意見的最大公約數,所以現在繼續沿用「日治」的話,社會成本比較低,而且因為已經在教科書中使用「日治」很久,現在如果新編的教科書要再用「日據」,整個用語的歷史過程,從最早的「日據」,到「臺灣地位未定論」,再到「日治」,可能都必須有交代,否則一下子就說「日據」,和其他版本的教科書不同,學生會搞混。
●這麼說,臺灣中學生的歷史課本已經長期使用「日治」這樣沒有國家立場的用詞了嗎?這是不是會對學生的價值觀產生影響?
一點都沒錯,這件事最早要從李登輝時代說起,早期臺灣中小學歷史教科書,毫無疑問地都用「日據」,1997年,李登輝執政時期,臺灣的九年一貫國中課程綱要,首度規定「日據」改用「日治」。臺灣的教科書可以由民間出版社編寫出版,但內容必須符合政府訂出來的「課程綱要」。李登輝下臺之後,陳水扁執政八年,連教育部長都是獨派,主張台獨人士進入「教科書審定委員會」,從此以後,民間出版社編寫的歷史教科書,如果不按照「綠色意志」使用「日治」,就不可能出版,很多出版社因此被迫修改用語,以求生存。這種情形,照理說,在2008年馬英九上臺之後,應該出現變化,但其實沒有,臺灣的教科書審定委員會在馬英九執政五年多之後,這次仍然要求民間出版社必須把「日據」改成「日治」,事情才越鬧越大!
●主張歷史教科書裡應該以「日治」取代「日據」的學者,他們的論點到底是什麼?
臺灣的政治大學一位教授的談話很有代表性,他說,「日治」是接近歷史事實的陳述,因為1895年清帝國戰敗,將臺灣割給日本,日本並不是莫名強佔臺灣。但使用「日據」就是情緒性很強的字眼,顯示反日情緒,他認為,歷史雖然有史觀,但不可以罔顧事實。但這樣的論述引起媒體的反彈,臺灣媒體社論就批評說,日本發動侵略戰爭,以不平等條約的勒索條款佔據臺灣,還不能說是「日據」,社論反問「人類自有歷史以來,有幾個如此諂媚侵略者的歷史學家?」
●臺灣學術界對這樣的爭辯有什麼比較深刻的評論嗎?
有一位學者的意見十分中肯,他說,歷史事件的陳述,使用怎樣的詞彙表達,涉及到「主體性」或「立場」的問題,這在由政府控管的中學歷史教科書裡表現最明顯,而不是事實不事實的問題。
比如說,1937年日本發動侵華戰爭,這是站在中國人立場說的;日本當時把侵華戰爭叫做「大東亞聖戰」,他們是要「膺懲暴支」,什麼意思呢?就是要「懲罰殘暴的支那人」。中華民國的歷史教科書可以這樣寫嗎?再來,1895年以後,日本的臺灣總督府公文,把反抗日本的臺灣人稱為「匪徒」,其實那是我們心目中的「臺灣抗日誌士」。再比如,1949年國共內戰,共軍獲勝之後大陸的說法是「全國解放」,但臺灣的歷史教科書是說「大陸淪陷」,這就是立場問題。
學者批評,教育部應該監督中學歷史教科書不要背離憲法精神與國家立場,現在卻倒過來,只准使用否定中華民國立場的用詞,不准使用站在中華民國立場的用詞,令人匪夷所思。
●這個爭議,最後怎麼解決呢?
可能因為教科書使用「日治」已經太久了,沒辦法翻案,馬英九總統在抗戰七十六週年紀念大會致詞時提到這件事說,他從小到大都是用「日據」,但他並不反對有人要用「日治」,臺灣是民主社會,對歷史有不同看法,應該採取包容態度,不宜硬性規定。
至於教育部也讓步了,協調之後,出版商同意在標題使用「日本統治時期」,教科書審定委員會則同意出版商可以在內文裡面用「日據」,但要編寫一個「小辭典」,說明兩種說法的差距和演變過程。
臺灣的媒體分析認為,馬英九和教育部同意教科書裡面兩種用語都可以,應該是為了避免再度因為選舉而改動課程綱要,減少不必要的爭議和社會成本。這件事大概就此落幕了,以後臺灣的中學教科書,「日據」和「日治」兩種用語都會出現。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