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供北京海關的蔬菜基地——「北京海關蔬菜基地暨鄉村俱樂部」,位於北京市順義區李橋鎮王家場,佔地兩百餘畝。(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3年07月20日訊】(記者李翔宇綜合報導)中國食品安全事件層出不窮,引起國際主流媒體關注。相較於民眾和媒體的「憂心忡忡」,負有監管之責的官員們卻「輕描淡寫」,甚至瀆職犯罪。而不斷蔓延全國的「特供」似乎揭示出其「舉重若輕」的底氣何在。
上週,美國《時代週刊》一篇報導盤點了近年來中國食品安全事件,如三聚氰胺牛奶、豬肉被瘦肉精污染、白酒含有增塑劑、地溝油等,其中提到了今年5月爆發的鎘大米危機。5月中旬,廣州食品安全監管部門抽檢發現超過四成的大米鎘超標。隨後,江西、湖南等地均查出鎘超標大米。攝入過量鎘會損害人體泌尿系統,嚴重時導致骨痛病。
早在2007年,南京農業大學教授潘根興等研究人員調查發現,在華東、東北、華中、西南、華南和華北地區,10%左右的市售大米鎘超標。2002年,農業部對全國市場稻米抽檢結果顯示,10.3%的大米鎘超標,但超標最嚴重的是鉛,超標率28.4%。農作物重金屬超標源於土壤重金屬污染。中國水稻研究所與農業部稻米及製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2010年的研究顯示,中國1/5的耕地受到了重金屬污染。
在廣東土壤重金屬污染最嚴重的韶關市,該市農業局副局長陳少夢在一次專題座談會上稱,「鎘是一個長期的污染,偶爾吃一餐超標的,長期都是安全的,這個可以說是沒事。什麼毒大米,我看吃一兩年沒問題。」該言論經媒體曝光後,招致各方抨擊。7月16日,韶關農業局就陳少夢言論向公眾致歉。
6月28日,最高檢察院主管的正義網披露,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質量監督檢驗部門、工商管理部門是瀆職案件高發部門。今年1月至5月,全國檢察機關共立案查處危害食品安全瀆職犯罪案件187件251人,而權錢交易是食品安全監管人員失職瀆職犯罪的重要誘因。
近日,中國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的主任助理王竹天接受中國之聲採訪,談及制定食品安全標準的原則時稱,中國還是發展中國家,要按照國情來制定標準,不僅要保護自己的健康,同時還要促進整個食品行業的發展。
「發展」與「健康」的權衡並不意味著官員們願意自己做出犧牲。中國新聞週刊網在7月9日的一篇報導中披露,在問題百出的食品安全現狀下,一些堪稱「真正綠色安全」的果蔬卻擺上了「某些部門」的餐桌。報導稱,特供的一種方式是某些部門擁有專門的基地,這些基地收穫的所有瓜菜、禽肉一律進機關食堂;另外一種方式是食品供應商或官方為某些特殊場合,比如「奧運會」提供保證特別品質的食品。特供不僅在北京,而是蔓延全國各地:巨山農場為官員供應蔬果、二商集團承擔天津市政府特供食品等。
官方新華社2011年9月曾報導,浙江一些部門和單位如國土資源廳、水利廳、農業廳以及上海黃浦區環保局等藉助權力在生態環境優越的遂昌縣開闢「特供渠道」,讓當地一些綠色農產品基地高標準保障其內部供應。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