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箭是人類在中石器時代發明的狩獵工具,同時也是一種武器,在社會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我國的弓箭史源遠流長,相傳黃帝發明弓箭,夏代有羿射十日的傳說。甲骨文"侯"字寫作"",像箭射向箭靶之形。上古崇尚勇武,射中者為首領,這就是諸侯之"侯"的來歷。
春秋時期,諸侯紛爭,弓箭愈益成為戰爭中不可或缺的角色。意味深長的是,正是在這崇尚武力的時代,儒家卻將弓箭變成禮樂教化之具,引導社會走向平和,這就是射禮。
一、射禮梗概
從傳世文獻來看,先秦時期可能有四種射禮:一是大射禮,是天子在重大祭祀之前,為了挑選助祭者而舉行的射禮,大射禮的禮法,見於《儀禮》的《大射儀》;二是鄉射禮,是每年春秋各州為教民禮讓、敦化成俗而舉行的射禮,鄉飲酒禮的禮法,見於《儀禮·鄉射禮》;三是燕射,是國君與大臣在燕飲之後舉行的射禮,旨在明君臣之義;四是賓射,此說僅見於《周禮》,是天子與故舊朋友的射禮。《儀禮》有《射義》一篇,綜論射禮的禮義。大射禮與鄉射禮的級別不同,參加的人員也不同,但儀程基本相同,本文主要介紹鄉飲酒禮。
鄉射禮在州的學校"序"舉行。行鄉射禮之前,先行鄉飲酒禮。需要說明的是,主持鄉射禮的是賓,而不是地方行政長官,這一點與鄉飲酒禮相同。賓是尚未獲得官爵的處士,但德行卓著,由賓來擔任射禮的主角,顯然是為了提倡尊賢的風氣。人選一經確定,州長要親自登門約請。行禮之日,州長要在序門之外迎賓。
射禮的具體指揮者是司射,司射與鄉飲酒禮中的司正是同一個人,換了一個稱呼而已。射位在序的堂上,用空心的"十"字做標誌。箭靶稱為"侯",設在堂正南方三十丈遠的地方,侯的左前方有一曲圓形的皮製小屏,是報靶者的藏身之處,箭到此處已經乏力,故稱為"乏"。一切準備完畢後,司射上堂報告賓,賓宣布射禮開始。州學的弟子把弓、箭、筭籌等器具搬到西堂下陳設好。
鄉射禮的核心活動是三番射。"番"是次、輪的意思,三番射就是射手之間的三輪比射。第一番射側重於射的教練。司射挑選六名德才兼備的弟子,將射藝相近者兩兩配合為一組,一共三組,分別稱為上耦、次耦、下耦,是所謂"三耦",每耦有上射、下射各一名。每番比射,射手都是發射四支箭。
射禮開始,報靶者將報靶用的旌旗倚靠在侯的中央,為全場指示箭靶中心的位置。司射命令三耦:"依次而射,不得雜越!"三耦都脫去左手的外衣衣袖,在右手拇指上戴上鉤弓弦用的扳指,在右手臂上套好護臂,左手執弓,右手的指間夾一支箭,另外三支插在腰帶中。
第一番射三耦在堂下站定,司射在堂上作射儀的示範:先將左足踩到射位符號上,面朝西,再扭頭向南,注視靶的中部,表示心志在射箭,然後俯身察看雙足,調整步武,最後開弓射箭,直至將四支箭全部射完。
於是,上耦的兩位射手上堂射擊,按照司射的要求在射位站好,目光盯住靶心,等待司馬和司射的命令。司射在堂下命令道:"不許射傷報靶者!不許驚嚇報靶者!"上射向司射行禮後射擊,射出一箭後,再從腰間抽出一支箭搭在弦上,然後由下射射。如此輪流更替,直到將各自的四支箭射完。報靶者揚聲向堂上報告射中的結果。第一番射是習射,所以不管射中與否,都不計成績。
接著,上耦下堂,次耦上堂,雙方在西階前交錯時,相揖致意。次耦習射的儀式與上耦相同。最後,次耦下堂,下耦上堂習射。至此,司射上堂稟告賓:"三耦都已射畢。"
第二番射第二番射是正式比賽,要根據射箭的成績分出勝負。參加者除三耦之外,還有主人、賓、大夫和眾賓。主人與賓配合為一耦,主人擔任下射,以示謙敬;大夫身份比較高,但為了表示謙虛,都與士一一配合為耦。堂下的眾賓也配合成耦。
首先由三耦比射。三耦到箭架前取箭,接著堂下的眾賓也前往取箭,然後在三耦的南面順序而立,以北面的位置為尊。
司射命令上耦開始射擊。兩位射手相互拱手行禮後上堂,報靶者迅速離開靶位。司射宣布說:"凡是沒有射穿箭靶的,一律不計成績!"兩位射手像第一番射時那樣輪流開弓射箭。如果射中箭靶,負責計算成績的有司,就抽出一支筭籌丟在地上。上射的筭籌丟在右邊,下射的筭籌丟在左邊。如此這般,三耦全部射畢。
接著是由賓與主人配合成的耦、大夫與士配合成的耦、眾賓之耦先後上堂比射。比射的程序以及計算中靶次數的方法,與先前一樣。射畢,有司拿起剩餘的筭籌報告賓:"左右射都已射完。"司馬命令將射出的箭送回,報靶者聞聲應諾,拿著旌旗背朝箭靶站好。
於是,有司開始統計左右射的筭籌數量,先數右面那一堆筭籌,以兩根筭籌為一"純",右手一純一純地數到左手上;取滿十純則作一堆,縱向放在盛籌器的西側;再取滿十純時,就另作一堆放置。剩下的籌,如果是雙數,就按"純"為單位,橫向放在十純一堆的西側;如果是單數,則要把零單的籌豎向放在"純"的西側,使總數一目瞭然。然後數左獲的筭籌。釋籌者拿著勝方淨勝的筭籌向賓報告比賽結果。如果是右獲一方勝,就說:"右方勝了左方。"如果是左獲一方勝,就"左方勝了右方"。淨勝數如果是雙數,要以"純"為單位報告;如果有單數,則在純數之後再報單數。如果左、右獲筭籌的數量相等,就從雙方的筭籌中各取出一支報告賓,說:"左、右方筭籌的數量相等。"
司射命令三耦和眾賓:"勝方射手脫去左袖,戴上扳指,套上護臂,手執拉緊弦的弓(表示能射)。負方射手穿上左衣袖,脫下扳指和護臂,將弓弦鬆開。"各耦射手先後上堂,負方射手站著將罰酒喝完,再向勝方射手拱手行禮。但如果負方是賓、主人和大夫,則不必執弓,以示尊優。司馬酌酒向報靶者獻酒,並到靶前的左、中、右三處致祭。司射酌酒向堂下的釋籌者獻酒,第二番射至此完成。
第三番射第三番射的過程與二番射基本相同,只是比射時有音樂伴奏。樂工演奏《詩經·召南》中的《騶虞》,樂曲的節拍,演奏得均勻如一。司射在堂下宣布:"不按鼓的節奏射箭的,不得計數!"三番射與二番射的程序相同,先由三耦比射,然後是賓、主人、大夫和眾賓順序比射。凡是應著鼓的節拍而射中靶心者,有司就抽出一支筭籌扔到地上,最後將比賽的結果稟告賓:勝方贏若干籌,或者是雙方射平。三耦、賓、主人、大夫、眾賓順序上堂,負方射手喝罰酒。三番射至此結束。
旅酬旅酬是射禮的餘興節目,程序與鄉飲酒禮的旅酬基本相同,從身份高的人開始,依次向下進酬酒,先由賓酬主人,大夫酬眾賓之長,直到將在堂上就坐的所有賓客都進過酬酒。最後二位受酬者站在西階上,依尊卑之序向堂下的各位眾賓酬酒,直到全部輪遍。其間,堂上堂下的音樂或間或合,歌奏不已,盡歡而止。
賓起身告辭,走到西階時,樂工奏《陔》的樂曲。賓出大門,眾賓也都隨之出門,主人在門外以再拜之禮相送。次日,賓到主人家拜謝,隨後,主人到賓家拜謝。
二、射以觀盛德
射禮的性質是什麼?有學者認為,射禮"具有軍事訓練的性質";也有學者見古代國學、鄉學中有教射的科目,認為是軍事教育。其實並非如此。
上古社會素樸無華,射事屬於男子。所以,男孩出生之初,父母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用弓箭射天地和四方,希冀他將來成為一名志在天地四方的男子漢。
高超的射藝,原本是勇力與技巧相結合的技藝。例如,養由基百步穿楊,孟子說,"其至,爾力也;其中,非爾力也"(《孟子·萬章下》),能射出百步之遠,是勇力過人的表現;而能射穿百步之外的楊樹葉,就不僅僅是勇力所能達到的了,還必須有技巧。
春秋時期,人們注重射手的力量和準確性,《左傳》成公十六年記載,潘黨與養由基將七副盔甲疊在一起,居然能一箭射穿。古代的箭靶一般用獸皮製作,故簡稱"皮"。以較量射中、射穿為目的的比賽,稱為"主皮之射"。孔子對這種將人們的注意力引向力量的比賽很不以為然,認為違背了"古之道",他說:"射不主皮,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論語·八佾》)他認為,能否射中"皮",取決於射手的體能,不值得看重;所當注重的,是射手的德行和修養,這是一種"飾之以禮樂"(《射義》)、寓教於射的活動,與軍事訓練有本質區別。
儒家認為,要想射中目標,必須"內志正,外體直","持弓矢審固",(《射義》)。正如我們在前面所介紹的,儒家的禮樂思想的主旨,是強調用樂來引導心志的中正、用禮來規範形體的正直。儒家巧妙地抓住了射與禮樂的結合點,在保留比射的形式的同時,重塑了射禮的靈魂。射手的一步一式都必須體現禮樂之道,"進退周還必中禮"(《射義》)。四肢發達、勇力無比而不知禮義者,在射禮中將無所措手足。
據《周禮·地官·鄉大夫》記載,行鄉射禮時,鄉大夫要向圍觀的眾庶徵詢對射手錶現的評價。評價的項目有五條:"一曰和,二曰容,三曰主皮,四曰和容,五曰興舞。"第一番射,不計成績,只要求容體合於禮,所以說是"容"。第二番射,屬於正式的比射,射中箭靶才能計算成績,所以說是"主皮"。第三番射,射手不僅要容體合於禮,而且要按照樂節發射,所以說是"和容";由於射姿與樂節相配合,所以又說是"興舞"。在鄉射禮的評價體系中,所注重的是"和"與"容"。漢儒馬融將"和"解釋為"志體和",就是心志與體態相和,頗得其旨。"和容"射禮的最高境界,是射手深層修養的外現。儒家的射禮,實際上是逐步誘導射手學習禮樂、使心志與形體都合於"德"的教化過程。
三、"發而不中,反求諸己"
儒家將往昔的田獵之射,提升為富有哲理的普遍之道,內涵十分豐富,其主題之一,就是把射禮作為正心修身、反躬自省的一種方式。
《射義》說:"射之為言者繹也,或曰舍也。繹者,各繹己之志也。故心平體正,持弓矢審固;持弓矢審固,則射中矣。"意思是說,所謂射,是尋繹的意思。射者身份各不相同,但都應在射禮的過程中尋繹自己的志向。只有心氣平和,體態正直,緊握弓箭,瞄準目標,才有可能射中。《射義》還提出,無論是做父親的、做兒子的,還是做人君、人臣的,都要把箭靶作為自己的道德標準來射。儘管同用一個箭靶,但各人所要命中的道德目標卻各不相同。射鵠的過程,就是反覆內省、存養、進取的過程。因此,孔子說:"發而不失正鵠者,其唯賢者乎!"(《射義》)
儒家提倡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是第一位的。人生不會一帆風順,如何面對待失敗,培養起百折不回的毅力,從失敗走向成功,可以從射禮中得到體悟。《射義》說:"射求正諸己,己正然後發,發而不中,則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射箭的成敗,關鍵在於能否調整好自己的體態和心志。發而不中中,根本原因在於自身,不要怨天尤人,尤其不要埋怨射中者,而是要"反而求諸己",反躬自問。
中國古代的射禮傳入朝鮮半島後,對當地的儒家化產生了重要影響。這種影響,至今仍能強烈地感覺到。韓國人把射箭稱為"弓道",認為它含有深刻哲理,在健身的同時,可以涵養心性和道德,而不是一種簡單的體育運動。目前,韓國弓道協會有二十多萬會員。筆者數年前曾在韓國漢城參觀過白雲山弓道俱樂部,見到了古代的角弓,教練為我作了使用的示範。牆上貼著的"煉功八法"中,就有"發而不中,反求諸己"等文句,這是國內已經看不到了的場面,令人既感到親切,又感到失落。
四、"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
人在社會中生存,就必然會與他人之間出現競爭,如果沒有健康的競爭心態,就很容易引發惡鬥、影響社會安定。如何處理這類問題,關係到國家長治久安。
孔子認為,人只要注重提升精神境界,自然就會淡泊名利,平心靜氣地對待競爭。他說:"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論語·八佾》)意思是說,君子以修身進德為本,所以不妄與別人爭高低。如果一定要說有所爭,那就是比射了。比射要分勝負,輸了要當眾飲罰酒,所以君子在比賽中要力爭勝利,但在比賽時,卻是處處與對手揖讓而升,下來後一起飲酒,這就是君子之爭。
所謂"揖讓而升",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指與合耦的射手上堂比射時的一連串禮節。例如,第一番射開始時,上耦的兩位射手拱手謙讓後,從庭西並排往東走,上射在左側,下射在右側;走到正對著西階的地方,兩人拱手謙讓,然後北行;到西階下,彼此再次拱手謙讓。於是,上射先登階,走到第三級台階上時,下射才走上第一級台階,兩人之間要空一級台階。上射走到堂上後,要略向左側站立,以便為下射讓出登堂的地方,並在此等待;下射登堂後,上射面朝東向他拱首行禮,然後並排向東走去。當兩人都走到正對著射位符號的地方時,面朝北行拱手禮,然後北行;走到射位符號前時,再次面朝北行拱手禮。司射在合耦時,充分考慮到了他們的水平,每一耦的上射與下射,水平都比較接近,競爭必然比較激烈,二者之間必有勝負。但是,射禮要求射手每一個儀節都彼此敬讓,每一番射都是如此。以次來培養競爭者的修養。
二是指耦與耦相遇時的禮節。比賽的勝負,是以三耦的上射為一組、下射為另一組來計算的,因此,除了自己的一耦中有自己的對手外,其它兩耦中也有自己的對手。在射禮中,耦與耦相遇,也有詳密的禮儀,以示尊敬。例如,上耦舍畢,並排下堂,上射在左側。此時,中耦已開始上堂,在西階前與上耦交錯,對方都在各自的左側,此時彼此拱手致意。再如,在取箭的途中,上耦取箭完畢離開時,與正在走往箭架的中耦相遇,對方都在各自的左側,此時雙方拱手致意。又如,飲罰酒時,負方射手下堂時,在西階之前與接著上堂飲酒的下一耦射手交錯而過,對方都在各自的左側,此時彼此拱手行禮。可見,儘管射禮是一種計算勝負的禮儀,競爭激烈,但頗有些"友誼第一"的意思。
儒家的這一思想,在東亞文化圈中有著重要影響,就我們今日所見,日本、朝鮮的相扑、跆拳道等傳統競賽項目,在比賽之前,雙方都要作揖或者鞠躬等,互致敬意,比賽結束時也是如此,正是古代射禮君子之爭的遺風。
五、射禮與擇士
射禮還有一種功能,就是幫助天子選拔人才。《射義》說,天子在舉行重大祭祀之前,"必先習射於澤。澤者,所以擇士也。""澤"是天子的射宮名,之所以取名為澤,是因為這裡是擇助祭的諸侯的地方。《射義》還說,古代聖明之時,諸侯每年都要向天子述職,天子則要藉此機會在射宮"試射",以測驗諸侯的射藝。只有容體合於禮,動作合於樂,而且屢屢射中者,才准許他們參與祭典。不僅如此,凡被選中者,得"進爵納地",參與祭典越多,就越會受到獎賞,甚至要增加其領地,把更多的人民、土地交給他來領導。反之,射禮中的表現不佳,一定是德行不佳,德行不佳者,怎能有資格參與國家的祭典?作為責罰,對他們要"讓",就是責讓、訓斥,並且要"削以地",收回部分統治權。
《射義》說:"射者,所以觀盛德也。是故古者天子以射選諸侯、卿、大夫、士。"可見,不僅天子用射禮選諸侯,而且用射禮選卿、大夫、士。射禮中的表現,是被作為治政資質的重要內容來對待的。
六、孔子射於矍相之圃
儒家不斷在射禮中注入人文思想,《射義》記載的一件事很有代表性。孔子與弟子在矍相之地的園圃中舉行射禮,觀眾層層密密,如同牆一樣。孔子派子路手執弓矢,延請圍觀者入內參加即將開始的射禮,說:"除了敗軍之將,對國家滅亡負有責任的大夫,以及為了貪財而成為別人後嗣的人不得入場,其餘的人都可以入內。"於是,大約有一半的人慚愧地自動離去,另外一半人留下了。比賽結束,行將旅酬,孔子又讓公罔裘和序點兩人,舉著酒觶對大家說話。公罔裘說:"從少年到壯年都有孝悌之行,到了六七十歲依然好禮,不從流俗,修身以盡天年,有這樣的人嗎?請到賓位就座。"於是又走了一半人,留下了一半人。接著,序點說:"好學不倦,好禮不變,到了八九十歲甚至一百歲依然言行合於道,有這樣的人嗎?請到賓位就座。"剛才留下的人聽了這話幾乎走光了。可見,孔子賦予了射禮太多的內涵,只有有德行者,才配參加射禮;那些在國難當頭貪生怕死,或者為了貪圖財產而舍棄家庭的人,沒有資格與鄉人序齒,參與射禮。射禮中的賓,更是作為道德形象要求人們取法的,只有德行超群者,才有資格擔任。這對於提倡正氣,形成公眾輿論,警世導民,具有重要意義。
抗日戰爭期間,北平淪陷,當時的輔仁大學校長、著名史學家陳垣先生在一次集會中,引用併發揮了孔子射於矍相之圃的典故。他說:"古代的運動會,有三種人不能參加:'賁軍之將,亡國之大夫,與為人後者不入'。"陳垣先生把不能保衛國家、不能抵禦敵人入侵的將軍,國亡後在敵偽政權任職的官員,以及為了個人目的而認賊作父的人,都排斥在人民生活之外,(《勵耘書屋問學記》,119-120頁)大大激勵了全校師生抗日的意氣。於此,也正可以看到射禮所蘊涵的另一層深意。
七、射禮所見體育精神與希臘的比較
奧林匹克運動起源於公元前776年的古希臘,與中國鄉射禮的普及,年代約略相當,但兩者所體現的文化,卻是有著明顯的不同。
古希臘尚處於神話時代,而且城邦之間頻繁發生戰爭,古希臘體育運動濃郁的宗教性和軍事性,正是這一背景的產物。在古希臘人看來,奧林匹司山上的諸神是宇宙的主宰,人類需要仰仗他們的保護。為此,人們通過祭祀來媚神,用奉獻技藝的方式來娛神。古希臘的競技場與神廟連為一體,被稱為"五項運動"的賽跑、跳躍、投擲標槍、投擲鐵餅和摔跤,就是祭神競技會的項目。出於征戰的需要,奧林匹克最初的競技項目,如擲鐵餅、標槍,角力、肉搏術、摔跤、拳擊等,大多與軍事有關。
在古希臘人的理念中,人的精神與體魄是分離的,精神由上帝管理,人只負責自己的體魄。古希臘的體育精神,是強調力量、速度、高度、技巧的競爭,注重體魄強健和雄美。競技的勝利者就是超群絕倫的英雄,要用飲酒的方式予以獎勵。奧運會獎盃的形狀,都是放大了的酒杯,正是源於此。
中國自武王克商之後,開始脫離神話時代、轉向人本主義時代。儒家特別注重人的全面發展,認為人的精神與體魄都是由人自己主宰的。人類不僅要有健康的體魄,而且要有健全的精神。只有在健全的精神的前提下,體魄和技能才有價值。《國語·晉語》說,晉國的智宣子準備立智襄子為後,智果認為智襄子"賢於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長相很美,擅長射御,技藝全面,能說會道,強毅果敢,這五方面都超過一般人,可惜沒有仁愛之心。一個沒有仁愛之心的人,具有五種常人不備的能力,就會給國家造成更大的災難。後來智氏果然滅亡於他之手。可見,人的全面發展是何等重要。
意味深長的是,在與古希臘同樣是征戰不息、崇尚武力的春秋時代,儒家鑄劍為犁,在保留田獵之射的形式的同時,"飾之以禮樂"(《射義》),重塑了射擊競技運動的靈魂,將它改造成為富有哲理的"弓道",成為引導民眾全面發展、社會走向和平的教化之具,這是中華文明對人類的貢獻之一。
順便要提及的是,儒家主張人類的和諧發展,所以在鄉射禮中,不是勝利者,而是失敗者要用大杯飲酒,不過飲的是罰酒,因為他們無論是技能還是德性都沒有達標,需要警示。這是東西方文化的顯著的差別之一。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