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美國,入鄉隨俗

美國之前,我已在國內教了七年英文。七年間,課堂中的每一句話、學生的每一個問題和每一點進步都刻在我的記憶裡,永遠抹不去。然而,人像水一樣,如果不流動就不會有生氣。日復一日的教學讓我身心疲憊,我渴望新的經歷和成長。「一個人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成長。」俞敏洪老師引用的這句話時常在我的腦海裡迴盪。於是,我忠實於自己的心靈,選擇了到美國工作。

時間飛快流轉,如今我在美國工作已經半年。這不是我第一次出國,卻是我第一次在國外長期工作,感觸自然不同。對於正在國內備考準備出國讀書或者工作的同學來說,「美國」是一個新奇且令人興奮的名詞,但是要在這里長期生活,還是要做好入鄉隨俗的心理準備。

「語言障礙」究竟是個什麼概念?

與我一同赴美工作的還有兩位同事,我們一起居住在一對美國夫婦家。這兩位同事的英文很流利,進行日常交流沒有問題,只是她們的口語中會有一些中文語法與英語單詞相結合的情況,有時美國人聽起來會有些困惑,要猜一下才能明白。剛到美國時,我時常要扮演翻譯的角色,但是漸漸地我發現,當我試圖幫助同事們向美國人解釋的時候,她們自己鍛練的機會就減少了。於是我向兩位同事建議:「你們可以學習託福詞彙和聽力材料,這樣交流時說出的句子會更有質量,而且也不會重複原來的語言偏誤了。」聽了我的話,兩位同事信心百倍地投入了託福學習中。但是由於平時工作壓力很大,她們每天回到家後都十分疲憊,學習英文的時間越來越少。她們常常感慨時間不夠用,難以堅持英文學習,所以儘管她們有很強烈的與人交流的願望,但交流過程中出現的語言偏誤卻絲毫沒有減少,而且經過多次重複之後反而越來越頑固地停留在記憶中。

很多人認為一個人出國後就能水到渠成地練就一口流利的英語,其實這完全是一種誤解。能不能掌握好一門語言與練習的時間和方法有關,與所在的環境沒有直接關係。此外,詞彙量方面的限制導致我們很難與外國人進行深層次的交流,比如討論心理學、宗教、藝術等與精神層面緊密相關的話題。而精神層面的交流是治療孤獨的良藥,由此可想而知有語言障礙的國人在國外的孤單處境。

通過這個故事我想告訴大家的是,英語能力的鍛練不要等到出國之後再進行。出國後,你一沒有時間、二沒有精力、三沒有心情背單詞和句型。要想出國後用英語進行高質量的交流,工夫基本都應下在國內,其中掌握相當程度的託福詞彙絕對是必要的,尤其是藝術、科技、宗教和心理學方面的詞彙。有了這些基礎,你才能跟母語是英語的人進行更深層次的交流,也就不會覺得太孤單了。

你能接受美國人的「直接」嗎?

出國前我經常聽到「美國人很直接」這種說法。但是美國人究竟有多直接,他們的直接表現在哪些方面,我們又能否從容地面對和接受這種直接呢?在這裡,我給大家講兩個發生在我身上的故事。

我有一位美國同事,比我大19歲,但我們很談得來。我把她當成大姐姐,自然也對她十分關心。她對自己的身材很不滿意,最近正在積極地減肥。有一天她沒來上班,聽說是得了急性腸胃炎。我擔心她是因為減肥減得太猛影響了健康,於是在之後某一天和她一起吃飯的時候談及此事,希望她多注意身體,減肥不要太著急。令我十分吃驚的是,她對於我的勸告十分氣惱,對我說:「我的健康我知道,我是科學家(她是教科學的),不用你來告訴我。我很生氣!」我當時的尷尬自然不用說,但更多的是不理解:為什麼剛剛還好好的,突然之間情緒就有如此大的波動?我對她說:「你不要激動,如果我的話冒犯了你,我以後不談就是。」她後來也覺得自己當時的表現有些失態,於是對我解釋說她是因為在學校工作壓力太大,並且她的母親經常對她的身材品頭論足,所以有了心理陰影,每當有人對她減肥的事提出質疑時,她總會反應過激。

雖然這個小風波最後平息了,但通過這件事,我基本瞭解了她脾氣的另一面,同時我也提醒自己:為了避免此類「悲劇」再次發生,以後最好避免和同事討論他們的私人問題,不越雷池半步最為安全。

另一件事跟我們的房東有關。我們的房東夫婦很善良,每日送我們去上班,還經常送我們去機場,令我們十分感動。恰逢他們女兒的婚禮在即,我們三個人決定一起為他們的女兒買一份新婚禮物。

在我所在的地方,結婚的新人會選一家生活用品商店,在店裡挑選自己想要的東西,然後列一張清單。參加婚禮的人可以依據清單為他們購置相應的生活用品作為禮物。由於之前對此有所瞭解,我打聽了一下他們女兒選定的商店。但打聽好以後我們三個又有所顧慮,不確定請房東太太開車送我們去這家商店是否合適:如果請她送我們去,她會不會不好意思讓我們買東西呢?

因為有這樣的顧慮,我們一直想找機會請另一位同事載我們去這家商店。沒想到的是,有一天房東太太忽然對我們說:「我要去女兒選定購買禮物的商店,你們要去嗎?」我們以為她是要買去東西,順便帶我們去,於是就欣然一同前往。但到了商店以後她對我們說:「好,你們想買什麼就買吧。」隨後她陪我們到登記處要來了自己女兒的願望清單,問我們想買上面的哪個。我們徹底折服於她的直接。經過短暫的商議,我們決定買清單上最貴的一項——荷蘭電鍋。買完後,房東太太欣然接受。之後我們發現,她自己那天在店裡什麼也沒有買,完全是為了帶我們去。

在此之後,她對我們一如既往地關懷,但有什麼問題她都會毫不掩飾地提出。她先生也是同樣的做事風格。對於他們的直接,我正在慢慢接受,並且以同樣的方式和他們交流。比如有一次我剛洗過床單要鋪床,需要先套床罩,再鋪床單,然後罩毯子和被子。房東太太見到之後問我:「需要我幫忙嗎?」我說:「需要,謝謝!」她二話沒說就到我房間幫我鋪了起來。我再次對她表示了的感謝,她微笑著說:「不客氣!」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入鄉隨俗的重要性,遇到文化衝突要多分析,然後去適應,不需要對別人的話太介懷。

你準備好「送禮」了嗎?

來到美國之後,我驚訝於他們竟然有如此多的場合要送禮:孩子出生前要給準媽媽送禮物,叫「Baby Shower」;女性朋友結婚前要給她送禮物,叫「Wedding Shower」;聖誕節要給同事、朋友送禮物,也要給家庭成員送禮物;感恩節也要給家庭成員送禮物;去某人家做客吃飯後也要給主人寄一張感謝卡以示感謝。

鑒於有這麼多場合需要送禮物,我建議大家最好出國前在國內買些小禮物和卡片,到美國後如果需要送禮,只需要買包裝紙把禮物包好,然後填寫一下卡片即可。如果要在美國買卡片,大家可以去「一美元商店」,在那裡一美元可以買一盒卡片或一卷包裝紙。不過,如果你打算送禮給重要的朋友,想在禮物的包裝上多花些心思,那就需要到專賣店去買高質量的包裝紙,一般是5∼6美元一卷。禮物包裝紙上裝飾用的小花也很貴,一個大概要2∼3美元。想到自己辛辛苦苦地把禮物包好,可別人一拆開禮物就把包裝紙扔掉了,是不是有些心疼呢?為了避免心疼,我給大家兩個建議:一是別買貴的,重在情誼;簡單包裝就好,別人很少在意你的包裝是否精美。

有人可能會問,不送禮物行不行呢?當然行,不過你可能會被認為有些吝嗇和奇怪,會難以融入身邊的人際圈,所以在出國前還是多準備些小禮物吧!

美國人有多「客氣」?

在美國,我發現人與人之間大都很客氣,對於別人的各種幫助,無論大小,都要說聲「Thanks」(謝謝),即使是夫妻之間也是這樣。別人給你讓路要感謝,服務員給你拿水要感謝,別人遞給你東西要感謝,別人給你開車門也要感謝。如果你打了個噴嚏,通常大家會說:「Bless you.」(上帝保佑你。)這時你也需要對他們說:「謝謝。」有一次我和同事在餐廳吃飯,這時服務生走過來問:「兩位用餐還愉快嗎?」我們回答:「很好,謝謝!」服務生也回答:「不客氣。」像這樣的情況在我們看來似乎過於客氣了,但如果不說「謝謝」,在他們看來就缺少了些禮貌。

「Excuse me」(不好意思)也是他們常說的客氣話。請別人讓一下要說「不好意思」,打斷別人的說話要說「不好意思」,打個噴嚏也要說「不好意思」。有一次我從一扇門前走過,這時碰巧同事從裡面出來,她一開門發現和我站得很近,於是說:「不好意思。」我回答:「沒關係。」對於「不好意思」的回覆,通常是「No, you are fine」或者「No, you are good」。這些禮貌用語的使用也使人與人之間多了一份和氣。

如此愛國之心怎能不尊重?

在我教書的學校,每天早晨,美國師生都要在學校廣播的帶領下向國旗宣示。我是中國人,自然不用這樣做,但是他們對待向國旗宣示這件事的嚴肅、認真的態度卻把我深深打動了,使我肅然起敬。

記得有一天早晨,我所在班級的網路連接出了問題。我一抬頭剛好看到學校的網路管理員從教室門前走過。於是我快步走出門去,想請他幫我看一下。這時校園廣播響起,全校師生又要開始向國旗宣示了。我叫了一聲網路管理員,他回頭示意我稍後再說,又指了指國旗,我才明白原來他要等宣示完畢再來解決我的問題。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對於別國的國旗、國歌和信仰,雖然不必完全認可和同化,但一定要像對待本國的國旗、國歌和信仰一樣尊重。

記得在國內時,每次課程結束都有同學拿著筆記本來找老師,讓老師給他們寫一句臨別贈言。我常給學生留的一句話是:「Life is a journey. Enjoy the ride.」(人生如旅途,好好享受。)我們渴望通過旅行來不斷充實自己、擴展視野、體會生活。但同時也請記住:機會總是垂青於有準備的頭腦!衷心祝福大家帶著豐富的知識和足夠的心理準備揚帆遠航,旅途愉快!

本文留言

作者楊娜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