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不能把自己看成出納」
社保改革必須解決的四個問題

「七個保障」的共識

我國社保體系建設的改革,涉及四個必須解決的問題。

一是對「什麼是社會保障」達成共識。如果國家把社保理解成扶貧,不讓人餓著、凍著,政府把自己看成一個出納,哪兒窮了拿點錢就完了,中國永遠不可能有社保體系建設。

社會保障是國家抵禦公民社會風險、保障公民基本生活安全的制度體系,這個概念是由1952年國際勞工組織102號公約達成的共識,它包括七個保障:生有所育,病有所醫,老殘有所養,失業有所幫,災難有所救,傷有所療和住有所居。

要讓公民感知到生活在這裡是安全的,這有三個條件,理論上叫「三圈理論」。

第一個條件是國家要政治民主。它有兩個要素——產權明確和分配公平。這是理念問題。

理念之下的路徑是什麼?把社會保障納入國家理財戰略,使整個經濟社會理性發展,對七大風險進行社會保障制度設計。這些事情是一個出納解決不了的,需要一個非常好的設計師,使國家在經濟發展的同時,在人和自然、老人和年輕人、窮人和富人中保持一種平衡。這是第二個條件。

理念和路徑問題都解決了,第三個條件才會自動而生——社會和諧是社會保障的目標。

如果三個問題都順了,那麼三圈就會靠攏,我們的公民安全感會非常強,這個社會就是人民希望的社會。

對這些問題要達成共識,需要立法。

從居民檔案做起

有了法律之後,社會保障針對的七項都需要非常精確的風險描述、財務測算,在這個基礎上做政策設計,這就是社保政策,政策就是執行方案。

但是,要對這七大風險進行準確的風險描述和預算,需要社會建設,需要居民檔案,要知道有多少人。

中國現在基本上數不清人頭,我們的統一口徑是戶籍所在地人口、常住人口,剩下的是流動人口。但流動人口跟前兩個又是重複的,地區之間是交叉的。雙口徑,人又在流動,沒法準確。追著屁股數腦袋,能數得過來嗎?

人口普查是統計身份證,但身份證並不準確。身份證後面的檔案是死的,因為沒有和老百姓的互動機制,死檔案只能算文件,活的才能叫檔案。這個問題不解決,風險描述和測算都很難做,數據不知道去哪兒找,有數據了又都不可信。

社會建設要從哪兒做起?要從居民檔案做起,先數清人頭摸清家底,再分清好孩子、壞孩子,窮孩子、富孩子。對好孩子要進行審慎人管理;對壞孩子要限量管理;對窮人要激勵他去工作,給一定補貼;對富人要收稅,給他發展環境。這才能科學地設計社保政策。

當然,搞居民檔案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找錢、管錢、發錢

把風險問題描述清楚也測算好了,就找錢、管錢、發錢,這叫資金和基金管理問題。

首先是找錢,社保找錢有5個工具——稅、費、儲蓄、市場融資、社會捐助。

五個工具最早是「費」——俾斯麥的方式,主要是企業成本。但把社保的成本全部加到企業身上,企業怎麼生存?這是殺雞取卵的辦法,走不長遠。

到了後來羅斯福的方式就是徵稅,這時企業的負擔就減輕了。但稅是公共品,大家都可能去搭便車,所以又加入了自儲公助,有能力自己要存儲一點,自己的賬戶誰都有積極性。

這三個方式不單是在存量上下功夫,還可以在時間價值上下功夫。過去的二十多年,美國的養老基金從0.7萬億美元升到17萬億了,哪裡來的?因為美國的養老金都是個人的,政府只給老遺殘保障吃飯,剩下的401K都是個人賬戶,個人把養老金委託給機構投資者,相互競爭,取得收益。

最後社會捐助。中國現在是最好的推行社會捐助的時機,因為過去20年一批事業有成者是有原罪感的,社會捐助讓他們的原罪感有一種釋放。還有一批貪官污吏,這些人也得「釋放」。

接下來怎麼管錢。是用現收現付的方式還是積累的方式?這是由人口結構決定的。年輕人多老年人少,可以用現收現付方式。年輕人少老人多,就必須要積累。老人為自己老年存點兒,等患病和年老再跟年輕人要點兒,必須走二元結構,前一元是社會統籌,後一元是個人儲蓄。

現收現付要按財務制度科學化管理,不能挪用、跑套滴漏。現在有人對個人賬戶沒信心,是對腐敗和管理能力沒信心。我覺得這是遠憂和近慮的戰略問題,遠憂大於近慮,未來兩個年輕人養一個老人時,統籌賬戶做得再好都沒出路了。

再說怎麼發錢。是會哭的孩子有奶吃,還是建立一個好的機制使保障待遇給需要的人?得建立一個跟人們的勞動收入、人均收入水平、社會消費支出、財政的收入和赤字、GDP、生產成本等等相關指標掛起鉤來的支付制度。這也跟社會建設是聯動的,給誰不給誰,什麼時候給什麼時候不給,什麼時候升什麼時候降,都得弄清楚。

從社保號走向服務型政府

最後,服務管理的問題。

這還是跟社會建設有關。在居民檔案的基礎上,得有一個核心檔案,然後一卡通、一站式的服務。

核心檔案是哪裡?社保號。因為社保號背後的檔案是需要老百姓和政府互動的,每年都要核對繳費年限、繳費基數——這些跟老百姓將來的待遇是掛鉤的,是他自己的事兒,他有動力互動,而公安管的身份證是不互動的。

在西方國家,社保號替代了身份證號,它後邊的檔案是活的,每年必須更新,不更新自己有損失。這不是追著屁股數腦袋,是腦袋指揮屁股。

以這個檔案為核心,建立一個信息共享的居民社會檔案,這樣才能做到所有七大風險的預算、發放都是有效的。

一卡通的執行系統是服務型政府,服務型政府的執行能力就是這樣來的,這是服務型政府的改革切入口。

所以,這些問題——背景和時間表,概念和共識,風險和政策設計,找錢和管錢,執行和服務系統——同步前進才可能構建社會保障體系,缺一不成。社保體系做起來,也帶動中國轉變發展方式,政府走向服務型政府。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楊燕綏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