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肉類醜聞在驅使中國人轉向吃素嗎

【看中國記者謝嘉玲編譯報導】據英國媒體《獨立報》(The Independent)4月28日(週日)報導,中國近期的肉類醜聞令在像上海這樣的城市關閉了家禽市場,多數居民仍然遠遠避開肉類,不僅是雞,還有豬肉,因為16,000頭死豬漂浮在黃浦江沿岸的場景印象揮之不去。

「我吃的已經像個佛教徒了!」 上海本地居民朱岩(音)感嘆地說,她上週一直在自己家裡,只吃蔬菜度日。「我不知道還有什麼是安全的了。」H7N9禽流感已經令過去兩週內家禽銷售急劇下降,尤其是在中國的東部沿海城市地區。禽流感是目前在微博上最受關注的話題之一。甚至連在中國最大的外國快餐連鎖店肯德基也報告說其銷售已顯著下降。

還有其他跡象也指向人們開始轉向蔬菜。繼中國前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近期的「每週吃一天素食」的活動,無疑,人們日益認識到吃蔬菜對健康的益處,及年輕人在熱衷談論的減肥及增加維生素攝入量的話題。在中國各地城市,素食餐館正在蓬勃發展,而在顧客當中,只有約10%是真正的素食者。

儘管如此,重要​​的是不要低估了中國人是如何看重吃肉的。 「假」的肉類菜餚;用豆類和芋粉做的乖巧成型的「熏香腸」;宮保雞丁用壓縮的豆腐代替;炸香菇假作「香脆豬肉條」。雖然這些餐館保證說提供的是100%的無肉菜餚,但是仍然在重點重造「肉類」的印象。

「我現在不時來這裡吃飯,尤其是最近擔心肉的質量」,在上海功德林素食餐廳裡與同事們坐在一起用餐的李宇(音)說。「但只吃素是很可笑的。中國式的肉類烹調是不可抗拒的-比西式做出的肉好吃得多,」李笑著說。

無論你是否同意他的話,不可否認,在中國各地對肉類花樣繁多的烹調技術,令各菜系無比自豪。單就紋理就有五個主要類別:嫩、脆、酥、光滑、軟。

中國人也相信,吃什麼直接影響到健康,並且,對肉類與蔬菜的搭配平衡也是一種協和體內陰陽的方式。

近年來,這種平衡已經被扭曲,並就在短短的幾十年前出現了一個急轉彎。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的大飢荒,肉類如此稀缺,人們出行了規模空前的自相殘殺。現在,中國的城市居民能夠支付得起很多肉,通常他們也是這麼做的。隨之而來的是吃肉帶來的經濟和健康壓力。

除了儘可能要用最好的食品養活自己唯一的孩子,招待賓客的​​文化也是維護面子的關鍵。在正常情況下,舉辦的宴席上沒有肉,會被認為很尷尬。

鑒於最近的食品恐慌,人們在努力尋找可替代的肉源。中華農業公司(China Agri Corp)首席執行官Jeroen Koldenhof指出,對凍肉及進口肉類的市場正在增加。但總體而言,Koldenhof說,「從肉類轉向蔬菜,這只是供應鏈阻滯中的暫時現象」。他提醒說,在中國,不只是肉類存在風險,「遲早你會看到蔬菜也有問題」,「事實上,就在上週,美國的科學家們報告說中國的大米中發現鉛含量達到危險水平。」

(譯文有刪節,點擊看原文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