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古代女子的高跟鞋風情(圖)

 2013-04-03 13:17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有媒體報導,一個女孩從16歲開始穿高跟鞋,到31歲的時候,足部變形,只能拄枴杖行走,網路稱之為「高跟鞋事件」,讓眾多愛高跟鞋的女士「談鞋色變」。

古往今來,女性穿鞋並不只是為了走路,講究的是「足下生輝」。據有關記載,2200多年前,周朝女性所穿的禮履,就是圓頭高底的鞋子,姑且稱之為「古代高跟鞋」。

《玉臺新詠》中有首《和湘東王名士悅傾城》詩:「履高疑上砌,裾開特畏風。」寫得很形象,那「高跟鞋」是有相當高度的,否則,腳還沒有抬,怎麼就讓人看著像上了個台階呢?這是1500多年前梁代女性的穿鞋情形。

唐宋時期也有「高跟鞋」。宋代書法家米芾在《唐文德皇后遺履圖》的跋中記述,唐代長孫皇后的鞋子「以丹羽織成,前後金葉裁雲飾,長尺,底向上三寸許。」這種「高跟鞋」底高三寸多,下底窄小,時人給這樣的鞋子起了個很詩意的名字叫「晚下」,寓意為,鞋子的底是慢慢落下的,高而危。

這種鞋子適合「婦人短者著之」,在宮廷貴婦、大家閨秀中很風行。——如今流行的女式坡跟鞋,類似於這種叫「晚下」的高底鞋,腳底如同踩了塊磚頭,讓人視覺有沈重之感。但是,女性因此「增高」近10厘米。而那些不是高底的鞋子,當時統稱為「遠遊履」,相當於運動鞋。

中國古代禮教講究婦女的衣裙要曳地,但這不是為了漂亮,意在防「走光」。在封建專制嚴重的明朝,婦人的衣裙是要把身體的每一個部位都包住,最好又不妨礙走路,於是,「衣曳地則覆履,惟見底,故底高。」可見,明朝女性鞋子的底高,不僅僅是為了增高炫美。

明清兩代,裹腳之風盛行,尤其是山西、陜西、甘肅一帶近似瘋狂,「甚至以足之纖巨,重於德之美涼,否則,母以為恥,夫以為辱」。裹腳的婦女也有適合自己腳型的「高跟鞋」。

清朝劉廷璣在《弓足》一文中敘述:「自纏足之後,女子所穿有弓鞋、繡鞋、鳳頭鞋,而於鞋之後跟,鏟木圓小墊高,名曰高底。令足尖自高而下著地,愈顯弓小。」這種「高底」較之前朝的「高底」更接近於現代的「高跟鞋」。

穿著這樣的「高底」,小腳女子的整個身體重量的著力點都在「弓小」的腳尖上,相當痛苦,所以走起路來顫顫巍巍,嬌喘呼籲,所行難遠,但小腳穿在「高底」裡,成了當時的風尚。

清朝統治者對女子纏足極其反感,禁止滿族婦女纏足。滿族婦女也有屬於本民族風格的「高跟鞋」,「八旗婦人履底厚三四寸,圓其前,外衣通長掩足」,其形制是鞋底中間高出數寸,中微細,也叫「高底鞋」。

滿族「高底鞋」的跟的形狀有兩種:一種是鞋跟上敞下斂,呈倒梯形花盆狀,稱為「花盆底」;另一種是鞋跟上細下寬、前平後圓,其外形和落地的印痕像馬蹄印,所以稱為「馬蹄底」。

滿族「高底鞋」的木底高跟一般高度為5-10厘米,最高可達25厘米。這樣的高度,恐怕令現在的「高跟迷」們也驚訝艷羨吧!

清代愛美的滿族婦女除了在「高底鞋」鞋幫上飾以蟬蝶等刺繡紋樣或裝飾片外,木跟不著地的部分也用刺繡或串珠加以裝飾,有的鞋尖處還飾有絲線編成的穗子,長可及地,分外別緻。

穿這樣的「高底鞋」的女性多為十三四歲以上的滿族貴族中青年女子,由於鞋子底部厚而且面積小,以及用力的關係,穿鞋的人走路必須慢且穩當,反而顯出女性的婀娜多姿、端莊秀美,相當有範兒。這在清中期的宮廷裡相當流行,並且逐漸傳至民間。

關於滿族女性為什麼穿「高底鞋」有不同說法。一種說法是,滿族自古就有「削木為履」的習俗,古代滿族婦女經常上山採集野果、蘑菇、打柴禾等,為了防止蟲蛇叮咬,就在鞋底綁縛木塊,製作得日益精美,發展成了後來的「高底鞋」。

另外一種傳說是滿族的先民為了渡過一片泥塘,奪回被敵人佔領的城池,便學著白鶴的樣子,在鞋底綁上了高高的樹杈順利渡過泥塘,取得了勝利,達到報仇雪恨的目的。為了「憶苦思甜」,紀念高腳木鞋的功勞,後代滿族婦女們便穿上了這種「高跟鞋」。這個故事把女性愛美的情思賦予了英雄史詩的壯美,很有趣。

為了美,古今中外的女子,受罪吃苦,卻趨之若鶩,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来源:華夏經緯網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