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扛鼎 武松舉石
舉重是中國傳統的體育項目之一,古代已相當普及。不過,古人「舉重」並不是像現代舉重比賽這樣,按選手體重來劃分級別,古人舉重的區別是表現在「器具」上。在不同朝代,古人所熱衷舉重的「器具」也各有不同。中國古人「舉重」的項目大致可分為翹關、扛鼎、舉石、舞刀等。
翹關——單手撐起「千鈞」門栓
翹關大力士:孔子
翹關曾是中國古代最為普及的訓練力量的活動之一。所謂「翹」,即是舉的意思,「關」則是諸侯國都城關城門用的大門栓。春秋時諸侯的國都城門一般都有四五丈寬,木頭門栓有幾百斤重。據漢朝人高誘解釋,翹關的方法是「以一手捉城門關顯而舉之。」也就是說,用一隻手握住門栓的一端,然後舉起來。在使用冷兵器作戰的古代,個人的力量大小十分重要。古代在描寫某位武士英勇時,往往用「力大如牛」、「力舉千鈞」等等來形容。舉重是我國古人進行力量訓練的主要方法。在夏、商、週三代,傳說有許多大力士,如夏桀「有才力,能伸鈞索鐵,手搏熊虎」;商紂「能倒曳九牛,扶梁換柱」……到了春秋戰國時代,史籍上更有了「翹關」和「扛鼎」等舉重訓練的記載。
「翹關」,據傳最早源於孔子的老爸叔梁紇的故事。《左傳·襄公十年》記載,一次,叔梁紇隨晉、曹、魯等諸侯聯軍攻打逼陽國都城,逼陽守軍誘攻城的部分將士入城後欲暗置懸門,企圖圍而殲之。危急時刻,叔梁紇用手撐起近千斤重的懸門,挽救了聯軍。也許是有其父便有其子,孔子也是「翹關」的大力士。《呂氏春秋·慎大》(卷十五)曾記載,「孔子之勁,舉國門之關。」
據《文選·左思》李周翰註:「翹關扛鼎,皆逞壯力之勁,能招門開也。」招與翹同。 「翹」,即指舉。唐代,武則天還將「翹關」列為唐代武舉的科目之一。《新唐書·選舉志》云:「……武舉,蓋其起於武後之時。長安二年,始置武舉。其制,有長垛、馬射、步射、平射、筒射,又有馬槍、翹關、負重、身材之選。翹關,長丈七尺,逕三寸半,凡十舉,後手持關距,出處無過一尺;負重者,負米五斛,行二十步,皆為中第,亦以鄉飲酒禮送兵部……」唐代武舉考試時使用的這種特製「木栓」長一丈七尺,直徑三寸半,抓舉的方法與春秋時翹關一樣。
扛鼎——雙手托舉青銅鼎
扛鼎大力士:項羽
「扛鼎」即用手舉鼎,與現代舉重頗為近似。古人崇尚力量,從戰國到漢代都以「扛鼎」作為舉重訓練的方法,《說文》:「扛,橫關對舉也,從手工聲。」「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史書中曾有「武王有力好戲,力士任鄙、烏獲、孟說皆至大官。王與孟說舉鼎絕臏」的記載。「力拔山兮氣蓋世」、 「長八尺餘」的項羽「力能扛鼎」的傳說則見於漢代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中的記載:「籍長八尺餘,力能扛鼎,才氣過人。」可見,項羽曾是雙手托舉青銅鼎的大力士。
鼎是古代的一種炊具,用青銅鑄造,《說文》中說的「三足兩耳」鼎大多為圓腹形,其實古代還有不少「四足」鼎呈方形或長方形。現在收藏於國博的古代最著名的後母戊鼎,即是一尊四足鼎。鼎在古代還是一種「寶器」。《說文》中還記載:「鼎,昔禹收九牧之金,鑄鼎荊山之下,入山林川澤,魑魅魍魎莫能逢之,以協承天休,易卦巽木於下者為鼎,像析木以炊也。」也就是說,鼎作為古代獻祭的重要禮器,以九州之銅鑄成,取萬物之像,集天地之精華,被認為可以安邦定國,教化人倫,又能「協承天休」,通天應神,歷經夏、商和西周,成為傳國重器和國家政權的象徵,並且通常認為有德之君方有鼎。《左傳·宣公三年》:「定王使王孫滿勞楚子,楚子問鼎之大小輕重焉。對曰:‘在德不在鼎……桀有昏德,鼎遷於商,載祀六百。商紂暴虐,鼎遷於周,德之休明,雖小,重也……’」。顯然,在古人眼裡,鼎乃國家政權和帝位的象徵。由此產生的引申義也多和「重要性」聯繫在一起,因而 「扛鼎」漸漸多了「份量重、地位高」之比喻義,如「扛鼎之作」、「扛鼎之舉」等等。
舉石——石獅石墩石鎖石擔皆為「舉重」器具
舉石大力士:武松
在中國古代舉重的歷史上,翹關、扛鼎都是較為古老的舉重器具,但木質的門柱和青銅鼎等器具都不便於舉重運動的普及。由於石質的舉重器具可以隨地取材,並可隨意製成各種形狀,成本很低,而且易於抓舉,因此唐宋以後,舉石便替代了翹關、扛鼎,逐漸成為舉重比賽中的主要器具。在唐末筆記小說中,即有對當時大力士舉起各種舉重器具的描繪。據《歙州圖經》記載,績溪縣太微村有個叫汪節的人,到長安城東渭橋邊同別人打賭。他把一個重達千斤的石獅子「投之丈餘」,十幾個人抬不回來,只好又請他「提而置之故地」。《御史臺記》也曾記載,一個大力士名叫博通,能雙手各托起一張桌子,桌子上擺滿了酒菜:上下台階來往數次,桌子上的酒菜「略無傾瀉」。
在成書於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以前的《武林舊事》中,作者周密在追憶南宋都城臨安城的風俗風貌時,就有一段關於舉重的描寫:南宋臨安城有舉重表演的藝人——天武張(舉石球)、花馬兒(掇石墩)、王彥生、陸壽。也就是說,舉石球、掇石墩都是當時的石質舉重器具。
景陽岡的打虎英雄武松,更堪稱舉石大力士。在《水滸傳》第二十八回中,這樣描繪了武松舉石:「把石墩略一搖,大笑道:‘小人真個嬌惰了,那裡拔得動。’施恩道:‘三五百斤的石頭,如何輕視得它。’……武松便把上半截衣裳脫下來,拴在腰裡,把那個石墩只一抱,輕輕地抱將起來,雙手把石墩只一撇,扑地打下地裡一尺來深……武松再把右手去地裡一提,提將起來,往空一擲,擲起去離地一丈來高。武松用雙手只一接,接來輕輕地放在原舊安處。」小說中對武松在安平寨舉石的描寫,既展現了宋代舉石的方法,又反映了宋代舉石運動的普及。儘管石墩足有三五百斤,但大力士武松將石墩一提、一扔、一擲、一接,其舉石過程彷彿歷歷在目,直到今天,我國民間的舉石鎖活動還保留著這幾個最基本的動作。
明清兩代承襲了唐代的武舉制度,只是在考試內容上略有變更,亦即將翹關的舉重方法改變為「掇石」。據《清代科舉考試述錄》記載,武科考試分三場:頭場試馬步箭。二場試技勇,三場考兵法。技勇就是拉弓、舞刀、掇石三項。其中,所拉之弓有「八力(一力是十斤)、十力、十二力,逾十二力頭號為出號弓。」所舞之刀有「八十斤,一百斤,一百二十斤。」所舉之石有「二百斤,二百五十斤,三百斤。各以三號、二號、頭號,分等試之」。而且,「弓必三次開滿,刀必前後胸舞花,掇石必去地一尺,上膝或上胸。」弓、刀、石三種技勇,都是武舉中關於力量的考試。
不過,清代舉石並不是作為一種單純的舉重運動,主要還是作為武術訓練的一個輔助項目,而且以舉石擔和舉石鎖為主,石擔兩頭的圓石塊甚至還專門被製作成不同的重量,以適應不同力量和不同訓練目的的舉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