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取回的經文不是印在紙上的(圖)

人類發明文字之後,便進入書寫的歷史。從獸骨、龜甲上的字元,到石頭上的石鼓文;從青銅器上的金文,到竹簡和木牘上的古文,再到絲綢製作的帛書。在造紙術發明之前,人類嘗試用各種天然材料書寫歷史,貝葉經就是其中的一種。

在電視劇《西遊記》裡,我們看到唐僧從西天取回的佛經,是印在紙上的,後來掉到河裡浸濕了,晾晒時,還被風刮跑了兩張。但事實上,當時唐僧取回的經文,並不是印在紙上的。那麼,真實的情形又是怎樣的呢?

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博物館,收藏有各種珍貴的經書典籍,如《古蘭經》《東巴經》、水書等,其中的貝葉經尤其獨特。專家介紹,唐僧西天取經,帶回來的正是這種貝葉經。

那麼,什麼是貝葉經呢?

貝葉,就是貝多羅樹的葉子。貝多羅樹,是一種生長在熱帶的木本植物,葉子寬大、質地細密,經過特殊加工,就成為取之不竭的書寫材料。在貝葉上,用鐵筆刻寫下佛教經文,就成了貝葉經。據史書記載,公元645年,《西遊記》中唐僧的原型玄奘法師,從印度帶回的經文就全部是貝葉經。這些貝葉經,後來被珍藏在西安大雁塔中。那麼,民族博物館裡的這幾冊貝葉經又來自哪裡呢?原來,這幾冊貝葉經,是上世紀50年代,在西雙版納發現的。專家推測,其刻寫的年代,大約是在清代。歷經歲月磨損,它卻依然完好如初,長條形的貝葉上,密密麻麻刻寫著經文,中間一根細細的繩子,將一片片貝葉有序地串聯起來。然而,仔細辨認貝葉上的經文,卻全然不是我們熟悉的漢字。貝葉經上刻寫的是傣族的文字——傣文,而刻寫的內容,是南傳佛教的經文。

傣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自古以來,繁衍生息在中國雲南的大部分地區。其先民為古代百越中的一支,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文字屬於拼音文字類型,為自左向右書寫,自上而下換行。傣族居住的雲南地區,植有貝多羅樹,傣族人民用貝葉刻寫佛經,將其視為「修功德」和「祈福」的方式。

貝葉經源自古代印度,在造紙術傳入之前,古印度人用貝葉書寫文字,佛教徒用貝葉刻寫佛經。公元9~10世紀,中國的造紙術,與絲綢、瓷器一起,沿絲綢之路進入印度,印度才有了用紙印刷的佛教經卷。所以,玄奘公元7世紀從印度取回的佛經,應該是貝葉經。但是,你千萬不要以為玄奘帶回來的貝葉經,就是傳到中國的第一部貝葉經。事實上,在此之前,就已經有貝葉經傳到中國。史書記載,公元65年的一個夜晚,漢明帝夢見一個高大的金人,金人頭頂閃耀著日月光輝。醒來後,漢明帝去找大臣圓夢。大臣告訴他,金人是天竺國的神,叫做佛。於是,漢明帝派遣12位使臣前往天竺國取經。數年後,使臣們不僅從天竺請來了兩位佛教大師,更用白馬馱回了許多寫在貝多羅樹葉上的佛經。這便是傳入中國的第一批貝葉經。

現在看來,以貝葉作為書寫材料,不僅綠色環保,更因為貝葉的長度與人的肩膀等寬,且書寫為從左到右,非常符合現代人的閱讀習慣。更為獨特的是,經過特殊處理,貝葉經不僅防蟲、防水,還經久耐用,歷經千百年而能形神不改。

令人欣慰的是,貝葉經這種古老的製作工藝,至今仍被傣族人民沿用著,成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進入保護名單。貝葉經的製作分為三步,第一步,取貝葉。用刀將貝葉修割整齊,八片十片捲成一卷捆好,放入鍋中煮。煮好後,用細沙搓洗乾淨,壓平、曬乾;第二步,制匣。在專用的兩片木匣兩端各鑽一個小孔,把貝葉緊緊夾在兩片木匣中間,兩頭用繩子綁緊。然後沿木匣兩邊的小孔用釘子給貝葉打孔、穿繩,裝訂成匣。最後,給貝葉打上墨線,以方便刻寫;第三步,刻寫。用鐵筆沿墨線刻寫傣文,再用植物果油混合鍋底灰,塗抹於貝葉上,最後用濕布擦拭。如此一來,鐵筆刻寫的字跡就清晰顯現在貝葉上了。裝訂成冊後,還要在貝葉邊沿塗一層金粉或紅、黑漆,不僅起到保護作用,更是一種極好的裝飾。

然而,在貝葉經的發源地印度,由於宗教之爭、戰亂等原因,貝葉經幾乎失傳。在中國,由於歷史的原因,古代的貝葉經保吁下來的也十分稀少。因此,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博物館收藏的這幾冊貝葉經,便顯得彌足珍貴,成為國家珍貴文物。貝葉經的內容,除佛教經典外,還有很多傳說、故事、詩歌和歷史記載等,被稱為傣族的「百科全書」。這些貝葉經,成為研究傣族歷史的重要原始資料,作為我國多民族文化花園中的一支奇葩,在增進民族瞭解、促進民族團結方面,具有極高的文化歷史價值。

本文留言

作者雲中君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