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日本的中小學校乃至社會,我們幾乎看不到日本人有著愛國教育的跡象。記得1999年日本文部省曾要求全國中小學在重大活動或節日時要升國旗、唱國歌。要求夠愛國的了,可結果卻招來了一片反對聲,理由很簡單,只是「沒必要」三個字。也曾見日本的國腳中田英壽在參加國際比賽奏響《君之代》時那緊閉雙唇不發一聲的樣子,看著就感覺這日本人好像有點不大愛國的意思。事實果真如此嗎?
我們知道,日本是一個處於茫茫大海之中的島國,惡劣的自然環境自古就形成了日本人一種孤立無援的悲情情結,這種孤立無援的悲情情結促使日本人很早以前就產生了團結互助意識。現在回頭來看,也可以說是由日本人的悲情情結形成的團結互助精神成就了日本民族的一種整體美。這種整體美的意識,使得日本人自然而然熱愛自己的家園和土地。既然熱愛也就會精心修飾它、裝扮它,而傳承至今的日本庭院、枯山水以及花道、茶道和極具特色的家居佈置等都是日本熱愛自己家園土地的真實寫照。這自然又形成了日本人精心精緻的審美意識。
而同樣是由於對自己國家資源匱乏的清醒認識和上述的審美觀,又讓日本人對自己的家園、資源以及名勝古蹟等自然而然產生了一種保護意識。日本人對自己的國家、家園、自然由悲情意識發展到審美意識再升華到保護意識,那麼,潛意識中的愛國意識也就自然而然會出現了。而「和為貴」經由聖德太子發揚光大再與島國的傳統文化相結合,「和」之精神得以鑄就,「大和民族」的毋須言喻的愛國觀從此也就形成了。
有目共睹的是,日本人的愛國觀所表現出來的是實實在在熱愛母國,時時刻刻自覺維護國家的尊嚴。打個比方,前兩年在沖繩發生了駐日美軍士兵強姦沖繩少女案件,向來低調的日本人衝上街頭示威遊行,打出不討還公道誓不罷休的標語,弄得日本首相都不得不為此事親自與美國總統交涉,最後把犯人引渡回日本受審才告一段落。
另有一例,記得是在法國舉行的一次國際足球比賽,日本足球隊雖然沒有取得好的成績,但法國媒體卻高調報導了觀賽日本人,內容大致是,在日本觀眾集中的區域,賽事結束後,所有人都撿起垃圾整理好座位然後秩序井然地退場。再比如說去年的「3•11大震災」,當時日本人所表現出來的不亂不燥、遵守公共秩序等良好素質,也讓世界再次嘆服。這些,在讓世人共睹日本人的良好精神素質的同時,其實也在無聲宣示著日本人潛意識裡的愛國意識。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