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核實驗意欲何為?

朝鮮此次地下核試驗的目的為提高技術能力,旨在實現核武小型化。可以說是配合去年12月的導彈實驗,以藉此把美國拉到談判桌上來,是其危機外交的一環。

但在以美國為目標的洲際彈道導彈(ICBM)方面,朝鮮不但沒有進行彈頭重返大氣層實驗,也沒有為其配置發射井,對美國本土的核攻擊威脅並不現實。不過,朝鮮針對韓國配備了飛毛腿導彈,針對日本配備了蘆洞導彈,而且處於可使用狀態,若進一步推進小型化,實現可裝載的話,將是巨大威脅。

若只考慮正常作戰能力的話,美韓軍力在朝鮮之上。

韓國去年就已和美國達成一致,將把導彈射程延長至800公里,從而覆蓋朝鮮全境,並將加速導彈配置以應對朝鮮威脅。日本為了防衛彈道導彈,也配備了反導導彈PAC3及SM3等來強化防衛能力。

問題在於,朝鮮的導彈和核能力在不斷提高,一旦其自暴自棄,採取非合理行動的話將很危險。

今年7月,朝鮮戰爭停戰協定將迎來簽訂60週年。朝鮮可能在黃海和板門店等共同警備區域,以及南北非武裝地帶,向韓方挑釁、引發爭端。朝鮮的目的在於,以「停戰這種不穩定狀況將成為戰爭再起之因」為由,要求同美方協議簽署「永久的和平協定」。

在2010年巡哨軍艦沉沒以及延坪島炮擊事件發生時,韓國的李明博政府並沒有對朝鮮發動報復性打擊,而是選擇了克制。對即將於月末成立的朴槿惠政權而言,也一定會出現考驗其危機管理的局面吧。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