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小行星在恐龍滅絕前撞擊了地球(圖)


(網路圖片)

在過去的30年裡,科學家們一直尋找著6600萬年前造成地球上恐龍滅絕的原因,到底是氣候變化、火山噴發,還是其他原因呢?最近,美國伯克利大學地質年代學中心為其中一種答案給出了新證據:一顆6英里(約合9656米)長的小行星在恐龍滅絕前撞擊了地球。

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2月9日報導,那次撞擊的地點就在墨西哥的希克蘇魯伯鎮,當時留下了一個直徑近180公里的隕石坑,即希克蘇魯伯隕石坑。而撞擊釋放出的能量相當於100萬億噸的TNT,是在日本廣島和長崎爆炸的原子彈的能量之和10多億倍。伯克利大學地質年代學中心發現,這顆行星撞擊地球與史前動物滅絕大約在同一時期,且恐龍滅絕消失是在小行星碰撞之後1.1萬年內發生的。

參與研究的科學家說,雖然小行星的撞擊可能不是恐龍滅絕的唯一原因,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這對恐龍家族們來說是一次致命的打擊,「相當於"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據悉,在撞擊發生前很長一段時間,很多生物已因極端氣候瀕臨滅絕,比如持續不斷的寒流,地球生態系統非常敏感,地球物種的大毀滅可能一觸即發。

伯克利大學研究地球和行星科學的教授沃爾特之前一直堅持認為,恐龍滅絕的首要原因是彗星或者行星的撞擊。他獲悉後接受採訪時說:「該研究結果是令人興奮的。」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