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大陸工作生活這些年來,對於兩岸的各種面向的差異,從驚訝、不解、理解到習以為常、進而漸漸接受,但有一點始終無法釋懷,那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信任程度上的差異。
剛到大陸時,我和一般很多臺灣人一樣,會對某些A貨市場裡的廉價仿冒商品進行瘋狂大採購,有回挑了兩雙長統襪,和小攤老闆一陣砍砍殺殺後,自以為很得意地拿到漂亮的價錢,拿回家試穿時才發現,老闆給我的襪子和在店裡的那兩雙材質不同,基本上是劣質的瑕疵品,根本不能穿!這時我終於明白,為何前人告誡過:結帳包裝時一定要盯著老闆,以免被調包!
買東西時,老闆收到百元鈔票時,通常會東看看西照照外加用手指搓揉一番,剛開始時,老闆這種不信任人的動作,讓人很反感,但這樣的反感在自己收到過幾張50元偽鈔之後,就漸漸消失了,甚至我自己現在收到50元鈔票時,一定會揉揉毛的衣領,感到有點粗糙感時,我就可以安心收下了。
2007年和同事到長沙出差,到機場時因為班機誤點,已是深夜,出發前老同事就提醒,長沙的出租車司機會亂哄抬價錢,尤其是對外地人,因此上車前我們就和司機先確認了一口價:人民幣100元送到目的地,但上車沒多久,司機就開始和我們攀談,先是貌似好心地要幫我們介紹住宿,當然被我們婉拒,後來又說到現在出租車很難賺到錢,所以等下20元的過路費要我們付,也就是說,總共要付車資120元,我同事聽出司機是要坑我們,於是和司機吵起來,我看著窗外一路黑鴉鴉,心想在這人生地不熟的高速公路上,我們兩個外地女子實在佔不了任何優勢,所以也沒必要和貪心且沒信用的司機去爭辯是非對錯的大道理,還是小命比較重要,於是乎很不甘願地被坑了20元,雖然只是區區20元,但那20元其實已經讓我對當地人的誠信大打問號了。
身為臺灣同胞,在中國大陸住宿,實在讓人糾結,首先是入住前,要複印台胞證留底,如果不小心到了一般的旅店,是無法接受台胞證入住的,因為台胞算是境外人士,住宿必須要登記暫住,好讓當地的派出所備案,只有比較大的飯店才有資格接受境外人士入住,每當碰到這種狀況,心底就不免冒出一句OS:不是說一個中國嗎?為何連住個旅館都要差別待遇呢?
再來,入住前要先繳交押金,押金一定比房費還多,如果住一晚是500元,押金大概收1000元,退房前,必須在櫃臺等一陣子,因為飯店房務人員要查房,必須確認住客沒有偷竊或破壞行為後,才能結帳退房,在長沙那晚,真是禍不單行,退房時,為了一碗人民幣五塊錢的泡麵,我和飯店櫃臺人員爭論了快半小時,因為查房時,飯店人員發現房裡的泡麵少一碗,所以硬要說是我吃了,天啊!有吃就是有吃,沒吃就是沒吃!我何苦貪五塊錢的便宜呢?雖然我說明瞭自己確定沒吃,至於泡麵為何少一碗?我也不清楚,說不定房務人員忘了補貨,賠五塊錢事小,但對我的人格侮辱事大,為了跟飯店櫃臺證明我的人格,我還得要花一堆力氣和時間跟他們證明,我不會貪圖那五塊錢!這點讓我真的非常非常沮喪,簡直就是黑白不分、是非顛倒!
生活中,隨時隨地有可能讓人面臨這種被懷疑,被不信任的對待,漸漸可以理解,為何大陸同胞們的互信基礎如此薄弱,防備心為何如此強烈,我一直在思考,是什麼樣的教育和環境,會教育出這類人格特質?我想,幾十年前的文化大革命,對於中國的影響絕對不只一個代,這個運動對於整個社會國家產生極深遠的影響,它瓦解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與情感連結,它讓人變得必須為了自保所以變得自私,因此,現在中國大陸的大多數人,對於其他人,尤其是陌生人之間,充滿了不信任與質疑,這也是為什麽很多大陸旅客到臺灣,會被臺灣的人情味與誠信所震懾住,因為信任在中國大陸社會算是稀缺資源。
如果說,兩岸之間如何增強互信,我想必須建立在大陸社會本身的信任基礎建立之後,才有可能,再加上兩岸人民必須彼此尊重,願意互相瞭解溝通,平等地看待彼此,信任在兩岸交流中,才有平臺可以依附。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