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不能靠年年「哭窮」獲利

「每度電再漲5分,才可以保障發電企業微利經營。」曾經集體「哭窮」的電力行業國企,似乎讓公眾感到全行業已進入萬劫不復的寒冬。然而,近日國家統計局和財政部先後公布了2012年企業成績單後大家才發現,雖然集中於傳統行業的國企利潤都出現了小幅下滑,但電力行業卻逆勢上揚,利潤同比增幅最大,達到了69.1%。

因為電企「哭窮」哭得響、哭得好,哭得滿世界都抱以同情,甚至為一些電企的「不公待遇」奔走相告,國家發改委在半年內兩次上調電價,公眾也對電價上漲幾乎覺得「天經地義」,不上調都不好意思。但年報一出來公眾才發現,我們又被「忽悠」了。

與曾經年年「哭窮」,年年獲得國家巨額補貼的「兩桶油」一樣,那些叫得最凶的國企狀況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差,而真正經營無法持續的國企往往在無聲無息中消失了。在絕大多數時候,「會哭的孩子有奶吃」還是一個普遍定律,也屢屢奏效。而在國企「聲淚俱下」的背後,實際可能隱藏著他們為自己謀利的「智慧」。但這種伎倆,用在市場競爭中,還可稱為「營銷技巧」,但用在向國家要政策、要補貼中,顯然就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了。

國企當自強。當「哭聲」屢屢奏效的時候,習慣了「呵護」的國企,「會哭」的功夫可能也越來越強,「哭」的時候也越來越讓人真假難辨,然而,這也寵壞了國企,這也讓國企失去了寶貴的「生命力」。國企要做大做強,必須把重心放在加強自身經營管理上,而不是「哭」功上。今年廣州市「兩會」中,廣州市委書記萬慶良針對「要政策」的國企代表就高聲斥責:「國企不能老想著在政府的溫床上成長!」國企如果不在自身經營管理上下功夫,最後受傷的,還是國企、國家、以及全國人民。
 

本文留言

作者銀盛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