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數據:比童話還不真實?(圖)


紅旗下生活的民眾之間貧富差距越來越大

中國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宏觀經濟數據表明,雖然中國2012年的經濟增長高於官方預期,但仍是13年來的最低水平。經濟學家對數據的真實性表示懷疑,稱其可信度還不如童話。

中國政府將最新的宏觀經濟數據當作成就展示。看上去,中國2012年的經濟增速高於政府定下的7.5%的目標,這也超出了許多觀察人士的預期。特別是第四季度的經濟發展遠遠好過人們的想像,挽救了中國全年的經濟數據。

中國國家統計局在公布2012年經濟發展數據的同時也首次公布了反映財富份分配情況的全國居民基尼係數。從最新公開的2003至2012年的基尼係數來看,中國收入分配不均最嚴重的一年為2008年(0.491),然後逐步回落至2012年的0.474。該係數處於0到1之間。0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平等。如果超過0.4的警戒線, 則表示貧富兩極分化嚴重。

中國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在數據公布的當天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0.47到0.49之間的基尼係數不算低,說明瞭中國加快收入分配改革、縮小收入差距的緊迫性。另外:「從2008年金融危機以後,隨著我國各級政府採取了的若干強有力的惠民措施,中國的基尼係數逐步地有所回落。」

「連童話都不敢這麼寫」

面對官方公布的最新數據,國內經濟學家在第一時間對此提出質疑。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經濟學與金融學教授許小年在個人微博中評論說:「記者來電,要我評論今天發布的宏觀經濟數據。‘假數真評,我有病?’那個基尼係數用鄭淵潔(中國著名童話作家)的話說‘連童話都不敢這麼寫’。」

儘管如此,7.8%仍是中國13年來最低的經濟增長率。有許多原因導致中國經濟發展減速,其中一部分是自身原因造成。中國長期受到通貨膨脹以及房地產價格攀升的影響。所以,北京政府加大了政策上的監管力度,對房地產業嚴加管制。除此以外,全球性經濟問題,包括歐元危及和美國經濟的萎靡不振都給中國的出口業帶來了巨大的衝擊。

接下來的一年,中國的經濟發展有望好轉。世界銀行估計中國經濟2013年能實現8.4%的增長。但是,中國經濟以兩位數增長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因為曾經的發展模式已經達到極限。政府也公開承認這一點。統計局局長馬建堂指出,中國的人口結構變化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從長遠的角度來講,中國勞動力匱乏的情況會加劇。他表示:中國經濟發展資源的供給環境在變,再像過去那樣消耗資源是沒法支撐的。同時,人民群眾過上幸福美好生活對環境的要求更加嚴格。這些變化決定了中國經濟不能也不應該再保持那樣高速的增長。

發達國家的美夢,中國的最低標準

一週以來,中國東北中部大片地區出現的霧霾天氣可以理解為生態環境拉響的警鐘。從發展結構上來說,中國經濟也已經有所失衡。這體現在對投資的依賴程度過高,而與此相對的是,國內消費市場的表現一直萎靡不振。

中國工商銀行首席經濟師盧政偉(音)表示,投資的變化左右了2012年和2011年中國政府對經濟發展的影響。私人經濟投資活動依然少見,也就是說經濟缺乏來自於本身的增長動力。中國需要改革市場,給私人投資以活動空間。唯一的出路是,進一步推進市場化,減少政府的干預。

對於發達國家來說,7.8%的經濟增長率是夢幻般美好的數字。對於新興國家中國來說,是起碼的最低標準。中國在建設發展上還有許多要補做的功課。經濟發展放緩會導致大量新湧入勞動市場的國民無法就業。這對於政府以及由共產黨一黨專政的政治體制來說,可能是危險的。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