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岡田充的《尖閣諸島(釣魚島)諸問題》
2012年11月,日本蒼蒼社出版了共同通信社客座論說委員岡田充的新著《尖閣諸島(釣魚島)諸問題--領土民族主義的魔力》,這部著作詳盡地回顧了現在成為中日關係最大障礙的釣魚島(日本稱「尖閣諸島」)問題的歷史過程,精細考察了在釣魚島問題上兩國媒體的正反兩方面作用及兩國國民的歷史情結、心理動態,並明確指出瞭解決釣魚島問題切實可行的道路,為深陷「領土民族主義的魔力」不能自拔的中日兩國人士提供了一劑「清醒劑」和「解毒劑」。
此書給筆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大致有三點。
第一,對「擱置爭議」的歷史記憶的清晰而全面整理。作者在書中指出:中日在釣魚島問題的一個重要爭點,是承認不承認歷史上中日雙方有關於「擱置釣魚島主權爭議」的事實,日本方面否認有這種事實是從民主黨外務大臣前原誠司開始。在2010年10月21日召開的眾議院安全保障委員會會議上,當時的外務大臣前原誠一在答辯時指出:將(釣魚島問題)暫時擱置,擱置十年也不要緊--這是鄧小平單方面的發言,不是與日本方面達成的共識,因此可以得出結論,中國並沒有和日本方面達成「擱置主權爭議」的共識,不存在「擱置爭議」的事實。在當年10月27日的眾議院外務委員會會議上,前原又說:我非常詳細調查了過去的來龍去脈,雙方也沒有所謂「擱置爭議」的默契。
而作者在此書中,詳細調查了從中日建交一直到現在的歷史過程,證明從1972年中日建交一直到上世紀90年代的中日漁業協定及進入21世紀以後中日共同開發東海油氣田等事項,得出無論在政府層面還是在當時的媒體層面,都存在「擱置爭議」的認識,如果沒有這樣的認識,無論漁業談判還是東海油氣田的共同開發都無法進行。
第二是作者提出領土與國家相對化的解決問題的途徑,作者指出︰回顧包括釣魚島在內的歷史,釣魚島、沖繩、臺灣,是持續了400年之久的共同生活圈,而被「劃定國界」的歷史僅有40年,如果將紛爭地區變成「境界交流圈」、「近鄰住民生活圈」、「非武裝地區」,領土的紛爭就能很好地解決。
回顧當時的歷史,在戰前,這一地區的與那國島等屬於臺灣經濟圈。當時臺灣銀行發行的貨幣比日本銀行的貨幣更好流通。在2009年8月2日舉行的與那國町町長選舉中,候補之一的田裡千代基(51歲)接受《中文導報》記者採訪時指出:現在時代變化了,與那國島需要和中國大陸、臺灣乃至亞洲和平相處,需要的不是手拿武器,人員的交流才是最強大的武器。談到釣魚島問題時,田裡指出:那是歷史問題,應該擱置,互相理解對方的立場,現在最重要是雙方友好交流。
從世界史上看,德國與法國邊境的阿爾薩斯是德、法兩國持續了400多年邊境糾紛的地區,這是鐵礦石和地下資源非常豐富的地區,古代是法蘭克王國的一部分,作為哈布斯堡家族的發源地,在17世紀以前部分領土歸屬法國,部分領土歸屬神聖羅馬帝國,30年戰爭後根據威斯特伐利亞和約割讓給法國(首府斯特拉斯堡到路易十四時代完全被法國吞併)。它和洛林都在普法戰爭後割讓給普魯士,一戰結束後回歸法國,二戰初期又被納粹德國佔領,至二戰結束再次被法國收回 。可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的1950年,法國總統戴高樂與法國外長舒曼提出「歐洲煤鋼聯營計畫」(即「舒曼計畫」),建議願將本國經濟中的煤鋼部門管理權委託給某一獨立機構成立煤鋼共同市場。此後,法、西德、意、比、荷、盧等6個西歐國家開始在此計畫基礎上進行談判。1951 年4 月18 日,在美國的支持下,法國、聯邦德國、義大利、比利時、荷蘭、盧森堡六國根據「舒曼計畫」在巴黎簽訂了為期50 年的《歐洲煤鋼共同體條約》。條約確定共同體的基本任務是建立煤鋼單一共同市場,取消有關關稅限制,對生產、流通和分配過程實行干預,這也成了歐洲共同體的起點。
和阿爾薩斯有400年紛爭的歷史相比,釣魚島、沖繩、臺灣地區是持續了400年友好往來,互惠共贏的共同生活圈,如不建立超過阿爾薩斯友好交流、共同開發的生活圈,我們這些後人則無顏去見我們的先輩,而紛爭不斷的原因,就在於有的人為了自己落後於時代的理念和個人利益,興風做浪,這也就是筆者注意到了本書的第三點。
作者在該書中指出:本次釣魚島之爭,是石原慎太郎「敵對型民族主義」尋找舞臺的一個陰謀,結果「多數看透了石原挑撥離間的日本人、開始時力戒自己不要上石原的當的中國和臺灣,最後都掉進了他的陷阱,在他的手心裏跳舞。」
石原慎太郎作為「敵對型民族主義新右翼」,其政治目的最終是推翻美國和聯合國在東京審判後建立的戰後秩序,推翻和平憲法,使日本擺脫「美國之妾」的地位,實現日本再武裝及戰前獨立「軍國」的再確立。但是要實現這一目標,直接把矛頭指向美國那是「飛鵝扑火」。因此他設計了十分巧妙的步驟,那就是首先以「日本安保協定日美協防地區」釣魚島挑戰中國,中國如積極回應挑戰,對釣魚島採取行動,日本就可以以「國難」為藉口實現修改憲法和再武裝,而釣魚島戰事如果發展,美國必須捲入,石原慎太郎也一貫要挾美國介入釣魚島防衛。從1993年到1996年之間擔任美國駐日大使的蒙德爾在日期間曾表示:當圍繞釣魚島歸屬問題而發生伴隨著實力的國際糾紛時,將不發動日美安保條約。蒙德爾因此發言,遭到石原慎太郎的猛烈批判,並被解任。
也許石原慎太郎認為:如果釣魚島問題引起中美戰爭,中美必然會兩敗俱傷,而日本可以以此機會擺脫美國,重振軍國。
這也許就是石原慎太郎「釣魚島腳本」的「大綱」, 細分一下,可分如下「場次」:第一場「東京購島 野田驚慌」;第二場「引蛇出洞 政府購島」;第三場「中國反日 兩國交惡」;第四場「事態升級 對抗挑釁」;第五場「擦槍走火 中日戰爭」;第六場「友好鄰邦 永劫不還」;第七場「中美開戰 兩敗俱傷」;第七場「日本武裝 軍國再揚」。
石原曾在他1999年出版的《國家的幻影》一書中驕傲地講述自己作為作家、演員是怎樣將其才能運用到政治權謀術中的,他說:從我這個搞寫作,並把自己的作品搬上舞臺,有時還自己登臺演出的人看來,在我後來認識的大多數政治家或相信自己能隨心所欲地操縱政治家的官僚們的技巧和權謀,其實還達不到一場戲劇的水平,他們恐怕誰都沒寫過一場戲劇吧?他們可能也無法體驗到扮演這種角色的人的滿足感。
我以如此的自信,在我後來的政治生涯中,按照自己的意志,在神不知鬼不覺的時候,悄悄地把我得意的「作品」,運用到了政治世界。
比如說,在參議院進行的「微型政變」就是這樣,把那個專制君主般的重宗雄三搞下來(雖然後來覺悟到我們犯了錯誤),那是後來當上了議長的河野謙三週圍的「櫻會」那幫人絕對搞不成的。我自信青嵐會的誕生也與我的持續的參與有關。
有關參議院進行「微型政變」,大家可能現在都沒意識到,但是河野謙三和被我騙了,在派閥內為我們組織了「政變軍」的三木武夫兩個人是清楚的。三木後來苦笑著對我說:「那時我們都被你玩得團團轉呢。」
總之,我算得上是政界巧妙而毒辣的作戰參謀。但是在其它人看來,那些經常想出現在公開舞台上的人從我的經歷上來看,知道我是搞寫作的,但是對於寫作究竟是什麼,他們是想不到的。
在我看來,我不一定跳到前臺去,而在看不見的地方展開戰術,操縱「他人」這一演員,而我在旁邊看著他們表演覺得十分快樂。實際上我早在籌畫「日生劇場」,並使其得以誕生的時候就體驗到了這個中妙味。(石原慎太郎《國家的幻影》45-46頁)
所謂參議院進行的「微型政變」,是指1971年,當時的眾議院議長重宗雄三打算競逐第四任議長任期,但在石原慎太郎等人精心地謀劃與挑唆下,河野謙三的派系「櫻會」造反批判重宗,成功分化了重宗的勢力,重宗只好打消了四選的念頭,結果河野在自民黨部分議員和在野黨聯手的情況下當選議長。。
目前,中日兩國還在接續按照石原慎太郎的「腳本」「演」下去,並讓石原慎太郎充滿興趣,充滿興奮地在旁邊觀看,體驗這「個中妙味」。一切都沒有超出石原慎太郎的設計,未來的情節也正按照他規定的「情節」展開,但是如果再演下去,就是中日兩國歷史,兩國人民的巨大悲劇。
釣魚島爭端其實對中日雙方沒有任何意義,因為任何一個商家甚至國家,也無法在來自領土爭議的軍事威脅下開採和利用能源,只有和平談判,變爭執為合作,才能人盡其才,物盡其力。
無論釣魚島海域存在多少石油,從發展的眼光來看,化石能源必將被人類淘汰,如果中日在釣魚島開戰,那必然是莊子所說的「蝸角之爭」:「有國於蝸之左角者,曰觸氏;有國於蝸之右角者,曰蠻氏。時相與爭地而戰,伏屍數萬,逐北旬有五日而後反」,而忘記了「四方上下有窮乎?」
也就是說,這樣的戰爭,就是為了一個「蝸角之地」,使生靈塗炭,卻忘記了中日間的「四方上下」有無限寬廣的友好合作空間,在這種友好合作中,中日兩國及人民得到了物質與精神的利益,會超過釣魚島這個「蝸角」幾萬倍。
進一步,萬世不劫,退一步,海闊天空。
為什麼中日不能走出石原慎太郎的「腳本」?
為什麼中日不能走出他惡毒的咒語?
這裡其實不需要任何付出,也沒有任何艱難。
只需要一點點沒有任何實際損失的互相道歉。
只需要一點點沒有任何缺憾,只能迎來全世界喝采的讓步。
這是一個世紀的選擇,為了不愧對祖先,為了造福後人!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