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則新聞又將北京戶口的價值暴露無遺。據《新京報》報導,房產中介找京籍「婚托」與購房者結婚,使後者具備購房資質。這次交易中,這位北京戶口持有人只需出場4次,即可輕鬆拿到3萬元好處費;而另一方則通過閃離閃婚再閃離,以此繞過在京購房的政策限制,順利購房,至於中介,則能得到可觀的「服務費」。
據說北京戶口有買房、教育、就業、交通等80餘項福利,讀書至少能省8萬多,考入北大機率提高41倍……有人估算,單買房和教育兩項,北京戶口就值54萬多元,「黑市」定價是50萬元。
戶口與限購掛鉤,引發不少爭議,有人提議要堵住「限購」的漏洞,以防止上述「閃婚購房」的問題再度出現。筆者認為,與其關注「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修訂,不如反思我們某些政策制定的體制弊端。無數的歷史告訴我們,只要有需求存在,必然有「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貓鼠遊戲一再出現。追問一下,為什麼我們的遊戲規則總是忽視市場參與者的需求,而始終不改「限」字的計畫思路?
只要有管制,必然存在突破管制的需求,也自然有各種黑市,設租尋租也應運而生。回頭來看,這場持續多日「史上最嚴厲」的房地產政策,儘管限購限貸約談等等手段多管齊下,但從各項數據來看,效果未達預期。根據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數據顯示,去年11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新房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有53個,較10月份增加18個。如此看來,限購不僅使得戶口制度的不公平加劇,而且在原本需求無法根本消解的情況之下,也使得市場對於房價上漲預期加強,徒然增加市場波動,導致「假結婚」買房等問題層出不窮。
有人說經濟學是稀缺資源如何分配的學問,更是研究「事與願違」的科學。如此看來,很多行政政策則一次又一次充當了「事與願違」的試驗品,並且樂此不疲。再看近日北京大霧,這自然與汽車尾氣等因素有關,但是以往的單雙號限行事實上只是不少擁有兩輛以上的車的人換著出行而已;而面對大霧,又有報導說專家建議霧霾天氣機動車單雙號限行,這實在令人懷疑是不是一個好主意。
以「限」字當頭行政管制層出不窮,看似不懂經濟學,事實上更是不尊重常識,不尊重市場力量的表現而已。更深一步,因為有各種限制的存在,也有著各種灰色地帶,有利於某些人士的權力倒換而已。無論房價還是車牌,事實上都是分配的問題,讓市場之手代替行政之手,應該成為一個新的思考方向。把這些問題用市場的方式來解決,不一定完美,但是卻比一刀切的「限」字政策好很多。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