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千年前中國就掌握了火箭噴氣原理(組圖)

 

根據現代科學的定義,火箭是利用燃料燃燒產生氣體的反作用力而向前推進的飛行器。現在的人們一提到火箭,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這是現代的尖端科學技術」;但是事實上,中國人早在一千七百多年前就已經掌握了火箭的噴氣原理,並應用在軍事方面,「火箭」這一名稱也已經見於典籍,而且還出現了世界上第一位試圖乘火箭翱翔的人。

「火箭」這一名稱最早出現在三國時期,載於《三國誌》。公元229年,蜀國的諸葛亮出兵攻打陳倉(今陝西寶雞市東),魏國守將郝昭則以「火箭射其雲梯」,雲梯著火後,攻城的蜀兵也被燒死了。不過,當時的「火箭」只是在箭頭處綁上一些容易燃燒的物品,點著了才射出去,還算不上是火藥箭

七世紀後,中國人發明瞭火藥。唐朝末年,火藥開始應用在軍事方面。北宋時期,火器的應用更加廣泛,出現了由燃燒性能更好的火藥作動力的火藥箭,當時仍沿用「火箭」的名稱。其原理同現在的火箭一樣,即依靠火藥燃氣的反作用力,將箭射出去。據說,這種火箭,可以射傷三百步以外的人馬。北宋軍隊正是依靠這種火箭,擊退了金軍的多次進攻。

                         

                                     「火龍出水」

明朝時,火箭在軍隊中的應用更加普遍。火箭的種類更為多樣,還出現了「兩級火箭」,比如明朝出版的《武備志》中記載的一種叫「火龍出水」的火箭。這種火箭是用五尺(約合1.55米)長的毛竹去節,用刀削薄作為龍身;然後在前後分別裝上龍頭、龍尾,用竹筒作為龍身。龍頭的口部向上,龍腹內裝火箭數支,把火箭的藥線連在一起,由龍頭下部的孔中引出;再在龍身的前部和後部,分別傾斜裝上兩個火箭筒,把它們的藥線也連接在一起。之後將龍腹內引出的總藥線連在前部兩個火藥筒的底部。這樣,發射時,當前部兩支火箭筒(第一級)燃燒完畢時,就引起後部兩個火箭筒(第二級)的燃燒。待四支火箭燃燒將完時,連接的引線引燃龍腹內的火箭,在氣流的推動下,向龍口飛出,繼續飛向目標。其構造完全符合現在的火箭推動原理。

根據記載,這種火箭「水戰可離水三四尺燃火」,在一次戰役中,可「發射二十支的火龍箭,即飛水面二三里遠,如火龍出於水面」。

運用上述製造火箭的方法,民間出現了節日中燃放的「起花」。一支「起花」被點燃後,會迅速騰空而起,隨後逐漸消失在幾百尺的高空中。

                         

                                           萬虎

火箭的噴氣原理在軍事和生活上的應用,也使勇敢的古代中國人夢想著藉此飛上天空。明朝初年,有一個叫萬虎的人(也有人說是另外的名字)開始嘗試乘火箭飛行。萬虎買了47支當時最大的起花,然後把這些起花捆在一個特製的架子上,自己也綁在架子的前部。他的手中還各拿著一個風箏。隨後他讓僕人將47支起花同時點燃,希望藉助火箭向前推進的力量加上風箏上升的力量飛向空中。儘管試驗失敗了,但這個勇敢的人已經被公認為世界上第一個試圖乘火箭飛行之人。為了紀念萬虎,人們已將他的名字用來命名月球背面東方海附近的環形山。

大約在13世紀末至14世紀初,中國的火藥與火箭等火器技術傳到了印度、阿拉伯,並經阿拉伯傳到了歐洲。直到1805年,英國炮兵軍官W•康格裡夫才創製成脫胎於中國古代火箭的新式火箭,成為近代火箭的肇端,射程達到了2.5∼3公里。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火箭技術逐漸用於空間探測和開發。

顯而易見,在現代人鄙薄古人、自認為現代科技如何發達之際,我們的先人們早已向世界展示了自己的聰明才智,早已向世人證明了曾經的中國文明是怎樣的發達和領先世界。

本文留言

作者林輝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