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赤化二部曲:用廣告控制言論空間
香港的日報加免費報大約有二十份,以銷售量而言,《東方日報》、《太陽報》和《蘋果日報》是銷售量最好的報紙。香港立法會議員黃毓民指出,若要銷售好就不能太親共,要考慮市場,現在親共的媒體沒人看,像《大公報》、《文匯報》在街上看不到有人在看,一天看有沒有賣五百份,最後都是中資機構在訂閱。
被中國點名 廣告主全部嚇跑
但香港資深評論人劉銳紹就清楚明白地指出,中共對媒體另一種控制方式就是,那個媒體不友好,就減少甚至中斷廣告來源,所以看似市場導向的媒體,還是會受到控制,不敢得罪中共。他說,香港的言論空間越來越緊縮,尤其有些傳媒基於廣告市場業務等各方面收入來源,會自動奉上香港的言論空間。
一位不能具名的資深線上記者即指出,在香港只要是中資企業,絕對不會在《蘋果日報》登廣告,甚至要在中國大陸做生意的企業主,都不會去登《蘋果日報》,例如房地產廣告,因為怕得罪中共。所以反過來看,媒體老闆為了怕廣告不上門,就不敢登會得罪中共的新聞,因為一旦被中共點名,廣告主就全嚇跑了。
這位資深記者表示,為了不太過顯露親中立場影響市場銷售,面對中共問題或是香港政府問題,就會以「小罵大幫忙」的方式處理,也就是表面上好似在批評,但其實是在幫忙澄清,既不被讀者一眼看穿親共立場,又不得罪中共。
不刊登廣告 看你還能撐多久
香港立法會議員毛孟靜就直言,像中國銀行等內地大的廣告都不會去登《蘋果日報》,中共的態度就是,「我看你還可以挨多久」。
近月,香港政府延遲三年不發免費電視牌照(即臺灣所稱的無線電視臺),引發很多批評,其中香港兩大無線電視臺之一的亞視反對最烈,該臺執行董事盛品儒即曾在媒體上表示,「香港難以再容納多個免費電視臺,廣告收入定必分薄,形成惡性競爭。」但事實是,在香港僅TVB和亞視兩家無線電視臺,佔收視人口的九成以上,廣告幾乎被這兩家電視臺所壟斷,《蘋果日報》在上個月即報導,今年TVB以「大臺」優勢,廣告要加價二十五%,十年來已累升五十七%。
怕大餅瓜分 電視臺乖乖聽話
香港記協主席麥燕庭和浸會大學新聞系講師呂秉權均直言,亞視早已被戲稱為「CCTV第十臺」,即中國中央電視臺第十臺,而TVB也被戲稱為「CCTVB」,二○○九年更有民眾在維多利亞廣場的六四燭光晚會上,舉起「無線新聞 事事旦旦 」(改自「無線新聞 事事關心」臺呼,事事旦旦指隨隨便便),抗議TVB迎合中共、淡化處理六四晚會。
立法會議員毛孟靜更直言,除了保住兩家無線臺的廣告外,「中共怎麼可能讓香港民眾坐在家裡看到不受控制的新聞或節目,如此一來,意識形態就容易失控,共產黨要抓的就是兩樣東西,一是軍隊,二是媒體,媒體就是要控制其意識形態,所以免費電視牌照就會拖著不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