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於毛酋之手的抗日名將──張靈甫(圖)
抗日名將張靈甫(資料圖片/看中國配圖)
一九四八年耶誕節,中共新華社發表一張「國民黨戰犯名單」,共五十人。除頭號「戰犯」蔣介石之外,頭十名依次為:李宗仁、陳誠、白崇禧、何應欽、顧祝同、陳果夫、陳立夫、孔祥熙、宋子文。
名單上還有張群、薛岳、余漢謀。「戰犯」張群是尖沙嘴彌敦道東英大廈的那四個字的題字人。「戰犯」薛岳和余漢謀是廣東抗日名將,六十年代曾經住在香港。「戰犯」白崇禧的公子白先勇,是小說名家和城大的講座教授。香港的下一代,或許懵然不知,殖民地的香港原來一度是一座「戰犯之城」。
然而,戰犯的名單少了一人,這個人曾經是中國軍隊抗日傳奇的常勝將軍。他名叫張靈甫,西安人,中學時代曾習書法,篆書寫得很好。張靈甫二十歲才中學畢業,考取北大歷史系,畢業後轉入黃埔軍校,畢業後投身國民革命軍第一師。
張靈甫在江西追剿搶掠村莊的中共紅軍時第一次負傷。結婚之後不久,卻懷疑妻子與人通姦,把妻子殺掉,被關進了監獄。
一九三七年蘆溝橋事變,國家正急於用人。張靈甫獲秘密釋放,加入了新銳部隊七十四師,曾經率領過一百名敢死隊員,親自提著機槍向日軍掃射,殲滅日軍八百多人。南京保衛戰,張靈甫第二次受傷,帶傷參加長沙會戰,在抗戰尾聲,張靈甫在湖南雪松山與日軍最後血戰,戰後得到蔣中正委員長頒授寶鼎勛章。
張靈甫在抗日勝利後一九四七年的內戰中,奉命抗擊共產黨。他本來擅長平原戰,但國府國防部作戰廳長劉斐是共諜,故意調派張靈甫到蘇北孟良崮打山林戰。孟良崮之戰苦戰四晝夜,國軍彈盡糧絕,共軍二十萬象一窩螞蟻一樣湧上山頭,張靈甫是軍長,再度身負重傷被俘,毛澤東下令把張靈甫在戰亂中就地處決。
這就是張靈甫的名字不在戰犯名單之上的原因。張靈甫令日軍聞風喪膽,毛澤東替日本報了仇。
張靈甫是中國軍人之中最有性格魅力的一位。他文武雙全,軍功是一人打拼出來的,忠肝烈膽,殺妻一事尤為驚人。英雄的性格不可能完美。正因為張靈甫曾經過份的衝動過,更令人對他的一生追思緬懷。以張靈甫將軍的學歷,與英國許多投身戎馬的貴族精英相似,他是中華民族的百年英胤,然而在「解放」後的大陸,張靈甫的名字出現在革命小說《紅日》裡,卻是一個醜惡乖囂、反對「人民」的大姦角。
換了另一個文明國家,張靈甫的一生不會如此結局。他將會是東方的麥克亞瑟、亞洲的蒙哥馬利,備受民主黨或共和黨、保守黨和工黨的一致推崇悼念。如果張靈甫是白種人,好萊烏一早會以他為主角,為他拍了像《鐵血將軍巴頓》一樣的戰爭巨片,而且還會由史提芬史匹堡一級的大師當導演。張靈甫比余漢謀和薛岳唯一更幸運之處,是他早以身殉國,而且死在共產黨槍下,因此豁免了毛澤東標籤的「戰犯」辱稱,他也不必像國民黨其他抗日將領「戰犯」如杜聿明和黃維,接受毛澤東的「改造」,釋放出來之後,還痛哭流涕地承認「罪行」。張靈甫死得其時,是衛國戰爭之中無數捐軀的英烈之一。當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面容肅穆地參拜靖國神社,張靈甫和成千上萬中國士兵一樣,一早與草木同腐,屍骨無存。
在眾多國軍英烈之中,我最敬重張靈甫先生。如果有一天我有很多很多錢,當中國已經不一樣了,我會在蘇北孟良崮他犧牲的戰場,建一座亭子,為他立一座石碑,敬撰一篇悼文,在西風裡下跪向他誦讀,讓亭子和石碑供人憑弔,尤朝朝著落日的方向,向著無數衛國的英魂。他們以寶貴的鮮血和生命,為中文辭彙中早已被褻瀆和踐踏的「愛國」兩個字,留下了最後一絲永不消褪的光澤和餘溫。
(本文略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