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與孔明的傳奇故事(圖)

早在1700多年的三國時期,普洱府境內已開始種茶。明代李時珍著《本草綱目拾遺》中有「普洱茶出雲南普洱府」的記載,清朝雍正年間朝廷在普洱府建立了流官體制,加強對所屬三廳一縣一司的管理,其核心就是促進茶葉種植的科研和發展,形成大宗商品,為朝廷增加稅收,承擔向朝廷進貢的責任。可見普洱茶的歷史悠久和珍貴。

普洱茶是歷史悠久的傳統名茶,青茶味釅,生津味甘;熟普醇厚甘滑,經久耐泡。「霧瑣千樹茶,雲開萬壑蔥,香飄十里外,味釅一杯中」,普洱茶陳香濃郁,滋味醇厚,回甘悠遠,茶性溫和可口、老少皆宜。正是具備了原料優勢和工藝特色,再加上茶品陳香顯著,滋味濃釅!


(網路圖片)

 

相傳建興三年(225)春,南中大亂,蜀相孔明請纓征剿,「五月渡瀘,深入不毛」。戡亂途中,蜀軍進至桃花江畔渡口,因角江水瘴氣,眾軍士紛紛中毒暈倒。危爭時刻,幸得當地蠻濮人相助,送薑茶湯解毒,含茶於口避瘴氣,得以渡江,再破蠻兵。七擒七縱,孟獲始服,南中終定!

武候風聞茶葉如此神效,即命採購茶子數十馱,隨軍南進,深入後方,所到之處觀山水,察民情,扶民心,傳農耕技術,贈茶子諸禮,深受歡迎,並昌導各族團結,發展生產,廣植茶園,共謀生計。為興漢室,武侯派得力將士到滇西南採適茶葉,以備軍需,商貿之用。從而促進了滇西南茶葉種植面積的擴大。因此現在的許多地名就源於孔明的這段典故,譬如攸樂、莽芝、蠻磚、倚邦、革登、易武等。

此後,支南各部落為感武侯恩德,每年都以「像齒矩狗、丹漆茶蜜納貢」古往今來,歷史變遷,但武侯鼓勵雲南少數民族開山種茶的故事依然廣為頌揚。並被尊為普洱茶祖,每年農曆六月十九日,各茶莊茶號和各地商旅相聚思茅(現改為普洱市,「思茅」相傳是當年孔明思念故鄉茅廬而起名),以隆重的儀式祭祀孔明興茶的功績。

如今,普洱茶已成為21世紀華人的品飲新寵。近幾年來人們開始迷戀有強大保健功能和迷人口感的普洱茶,流行之勢從南洋港臺傳至廣東,回及雲南,再迅速影響全國。形成了一股強大的「普洱茶熱」。

(文章略有刪節)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