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臺灣人現在不認同中國?
「為什麼在跟臺灣人交流時,總覺得他們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呢?」相信這是每位與臺灣交流過的大陸人民對「大部分」臺灣人的印象,跟課本裡說的「我們與臺灣同胞血脈相連」大相逕庭。為什麼「現在」大多數的臺灣人不認同「中國」?
但我們要先認清楚一個相當重要的概念,就是這種認同上的轉變,不能與台獨畫上等號,這不是等價的。
在過去,臺灣幾乎不存在認同問題,借由政府的宣傳,大部分的人都認為自己有中國人的身份,又加上1970年代前國際上普遍承認中華民國(以下簡稱民國)代表中國,於是認同自己是中國人這個觀念是牢不可破的。
但這畢竟是威權時代,隨著臺灣民主運動蓬勃發展,以及兩岸間的互動,造成臺灣人的自我認同發生巨大的改變。
有一派論點認為:臺灣由李登輝及陳水扁執政,執行去中國化的教育政策,導致臺灣人認同發生改變。這論點非常不牢靠,因為臺灣人改變認同的比例變動相當大,有非常多過去受過正統「我是堂堂正正的中國人」教育的人,改變了他們的自我認同,理論上他們的思想應該是根深柢固的,並非一個簡單的去中國化政策就能改變。
凡事出必有因,為什麼臺灣人不認同「中國」呢?在於中國象徵意義的改變,與昧於事實的政治觀念。
由於1970年代,「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以下簡稱共和國)」這個等式逐漸得到大部分國家認同。又加上共和國宣傳民國已經不存在,世界上只有共和國代表中國。這種不讓臺灣也是中國(中華民國)的態度,對臺灣人來說,就出現這樣的疑惑:我不是共和國的人民,那到底我是不是中國人?
在這邏輯下,臺灣人覺得大陸人搶了中國的名號。因此,生活在臺灣的民國,為了避免被混淆,與共和國做出區隔,於是採用臺灣當做招牌。
共和國這種昧於事實、不承認民國存在的政治態度,直接否決臺灣人的存在感,硬把臺灣人歸屬於共和國下,對臺灣人民相當不尊重,造成臺灣人民對中國政府反感,因此影響臺灣人的認同。
中國認同的改變還包括海峽兩岸重要的歷史事件,降低了臺灣人對「中國」的好感。
1989年6月4日那場騷動,在約半年後,臺灣發生一樣的事情,只是不同於大陸,李登輝總統接受了學生的要求,實施民主。臺灣與中國便在1990年初期走向一條完全相反的道路。
1994年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比例首次低於認同自己是臺灣人的比例,那是因為那年發生了臺灣人魂斷浙江省千島湖事件。
在1995年李登輝訪美、1996年民國第一次總統直選。在中共認知這些行為就是搞台獨,舉行了兩次飛彈試射,對臺灣進行「文攻武嚇」。那時候央視天天播放軍事演習片段,營造一副即將攻打臺灣的情景。
2003年SARS疫情,臺灣申請加入世衛組織,遭中國強烈反彈,中國官員對臺灣記者說出:誰理你們。
在中共的身體力行下,告知臺灣人一個明確的訊息:「臺灣人不是中國人」,將國民黨的洗腦教育完全抵消。加上不承認民國的存在,宣稱臺灣是共和國一個省分,對臺灣人民來說,這是中國在公開說謊。中國常義正詞嚴要求其他國家「不要傷害中國人民的感情」,如果中國還認為臺灣人民是中國人的話,可不可以請中國不要再傷害自己人的感情呢?
要讓臺灣人認為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認同自己是中國人,最簡單的方法是讓臺灣人覺得自己的文化和中國現有的文化相同。但由於兩岸分隔60年,兩岸人民生活在完全不同的社會制度與風氣下,因此兩岸文化呈現極大的差異,對同一事件,兩岸人民很少有共通的情感,讓臺灣人感受到臺灣與中國的不同。
雖然當今中國聲稱已恢復大國榮耀,但由於國家價值觀明顯與大部分國家相異,且社會瀰漫著物質主義,導致人民精神信仰空洞與社會道德崩潰,讓外人見到中國發生的各種社會事件,只能用「驚人」來形容。所以臺灣人降低對中國的認同,有一部分的原因,就是中國自己把這塊招牌給砸了。
所以與其說,臺灣人不認同自己是中國人,還不如說臺灣人不認同中國的生活,他們已經習慣了在臺灣的生活方式,這就是臺灣人認同自己是臺灣人的原因。
(有刪改)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