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有幾種讀法?

我在讀漢語文章時,對「」字在什麼時候是獨立音節,什麼時候要讀成兒化音,總是弄不明白。請問漢語書面上的「兒」有幾種讀法?

書面上的「兒」有三種讀法

第一種,讀兒化韻。就是把「兒」讀成一個捲舌音,這時候,「兒」同前面的字是一個音節。

例如「門兒」,要把「兒」同前面的「門」讀成一個音節,只是在音節的末尾加上一個捲舌動作而已。這種讀法具有「指小」、「喜愛」等意味。

例如「花生殼兒」的兒化讀法,有「小」的意味;「紅臉蛋兒」的兒化讀法有「喜愛」的意味。

另外,讀成兒化後,就確定了名詞的詞性。

例如「尖」是形容詞,「滾」是動詞,讀成「尖兒」、「滾兒」之後,都變成了名詞。「玩」是一個例外,讀成兒化的「玩兒」後,仍然是動詞。

漢語名著《紅樓夢》第六十九回裡:「咱們的月例,一月趕不上一月,雞兒吃了過年糧。」這句話裡的「兒」必須讀成兒化韻,這樣才能顯現出「雞兒」跟「今兒」的諧音,也才能讀出話語裡的意思。如果讀成兩個音節,跟「今兒(jīnr)」不諧音,也就讀不出作品的原意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漢語書面語裡,有時候沒有「兒」,也要讀出兒化來。因為所有的兒化詞都寫出「兒」來,書面上的「兒」就太多了,成了「滿天星」,故而該讀兒化的地方,人們常常不寫出「兒」來,但要讀成兒化詞,才符合語言實際。沒有「兒」字也要讀兒化的情況,有人稱為「無兒要化」,即無「兒」字也要讀成兒化詞。

第二種,讀成兩個音節。

例如,「好男兒志在四方」、「各國體育健兒在奧運會上勇奪金牌」中的「男兒」、「健兒」都要讀成兩個音節,而且還要讀成漢語雙音詞的「中重」格式。再如,「幼兒、寵兒、胎兒、混血兒……」中的「兒」也都要讀成一個獨立的音節,整個詞語也要讀成「中重」格式。

第三種,也是兩個音節,但後面的「兒」讀得比較輕,類似普通話裡的輕聲,不過沒有輕聲那麼輕。

這種讀法出現的場合有限,多出現在散文、詩歌特別是兒歌中。

第二種和第三種讀法,有人稱為「有兒不化」,即有「兒」字不讀成兒化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