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對別人特別嚴厲,我也曾是這樣的人。
其原因如下:
1曾受過前輩的磨練。
2我通過了那樣的考驗。
3針對這件事轉為自信,成為我的驕傲。
因為歷經1∼3的過程,故要求別人也要和我一樣「這麼努力」、「自己去做」、「別依賴」、「做過自然就會了」。
我做到了,而且因為這樣而擁有自信和能力。
所以你們也要這樣做,因為會成長。如果凡事都依賴別人,就無法成長。
強迫別人接受自己受過的痛苦對待,這常發生在「前輩對後輩」、「上司對部下」、「婆婆對媳婦」「父母對孩子」之間。
不過,我們原本就要努力面對人生,努力度過狂濤駭浪,就某個層面來說,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
嗯,你很賣力。
而無法跨越2這個過程的人,反而會很溫柔地對人說「沒關係」、「不要太勉強自己」。
自己受過的痛苦對待,不會強迫別人接受。
在此,我希望各位思考的是,到底「哪一個才對」?
「度過考驗,對別人嚴厲的人」與「無法度過考驗,對別人溫柔的人」,哪個才好呢?
多虧「嚴厲」,技術和鬥志經磨練後得到成長。
多虧「溫柔」,可以快樂地自由成長。
因為「嚴厲」,對人嚴格,對自己也嚴厲,有時會壓垮自己。
因為「溫柔」,沒吃過苦,變成一個包容卻又柔弱的人。
嗯,兩者都有它的好處,很好。
凡事總有好的一面和壞的一面,所以凡事剛剛好就好。
不要只看好的一面,而無限憧憬,也不要只看壞的一面,而百般批評,自己和別人一樣都有好的一面和壞的一面。
要先讓自己得到幸福。
沒自信的人,不擅長「誇獎」。
話說回來,為什麼沒辦法「誇獎」別人呢?
「誇獎」與「贈與」有關。
這表示你「沒有」,自然無法「贈與」。也就是說「不會誇獎的人」,覺得自己「沒有」。
沒有……?
沒錯,「我沒有」。
因為「沒得到」,所以「沒有」。
沒得到別人誇獎、沒得到別人認同,所以才沒辦法「誇獎」別人,沒辦法「認同」別人。他們一直這麼以為。
所以在給與之前,會想得到,甚至是想得到更多;希望得到更多誇獎,得到更多認同。
「我才沒希望得到誇獎和認同呢。」這其實也是「希望得到誇獎」的心聲。
「放棄」了「希望得到誇獎」的念頭。但其實還是希望得到誇獎,希望得到認同,放棄只是因為我「沒得到」。
其實他們一直都擁有。明明天生就擁有,可是自己卻以為:我沒得到。
於是就開始想成:「別說會得到誇獎了,不但不會,甚至還會得到殘酷的對待。」事實上,我渴望得到。
若是被這種想法牽絆,便會一直有一種「缺乏感」。
要消除這種感覺,得先讓自己幸福。
得不到的東西,就是得不到(笑)。既然這樣,就要自己給自己。
自己來認同自己、誇獎自己。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