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總是奇怪,為什麼中國的孩子數學學得那麼好,是因為他們的DNA?是他們生來就聰明,或者是因為他們練習得多?
我們2009年來到中國,有人告訴我們應該如何管好孩子在學校的學習。中國的父母都很熱心,給了我們一些提醒。在歡迎宴會上交談話的題最終轉向了教育:中國的孩子學習是如何刻苦,或者說西方的孩子在學校是如何輕鬆。我知道中國的孩子都很聰明,但是我不瞭解他們付出了多麼大的努力。
為什麼中國的孩子那麼聰明?
當我的兒子第一天從學校回家,我才知道在中國上學是怎麼回事。在這裡他學了一年,很清楚他學到得只是比在愛爾蘭學到的要多得多。但是這樣也有負面的東西,他失去了創造能力,創造能力和數學成績並不是並駕齊驅的。
看看中國學生一週的生活:
下面是他們一週作息時刻表,和在爾蘭的完全不一樣,在這裡是每週7個學習日。你讀一讀這個作息時間表,或許就會得出結論。
上午7:45上學,我們要在5:30起床;
下午4:45放學……,實際放學時間卻是6:45,孩子報名參加了機器人輔導班和二胡學習班(二胡是一種兩條琴弦的樂器);
上學時間是從週一到週五,但是週六和週日也要抽出一些時間學習。
家庭作業要一直做到9—10點,這對兒子來說是很吃力的,因為他們是在和其他中國孩子玩捉迷藏,他們的父母說他們一直學習到9到10點。要知道這可是9歲的兒童,不是10幾歲的少年啊!
上午起床後7:30 做作業;
週末的家庭作業是加倍的。在愛爾蘭,週末是休息的,但這裡卻不是。假期也要留作業;放假也要讀書等等。
所有這些都是圍繞著一個中國教育制度,沒有更多的閑暇時間。但是奇怪的是,這裡的孩子們感到都很快樂,我的意思是「鼓掌式的快樂」,而不是說又快樂的內容。這是一種定式,有一點「我們都是在一起」的感覺,特別有一種民族自豪感。而現實是他們生活在一個經濟欠發達的發展中國家,政府對此只能給予很少的財政經費,很難使其達到標準。不得不承認在教育上還有很多不完善,很多地區需要考慮改善。
他們真的更聰明嗎?
按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估計,這些孩子要達到專家的程度總共需要學習10000個學時。在計算學時時,還要把在數學上多花的時間計算進去,納姆該在這方米娜表現扥馬聰明。
他們用更多的時間去學習,從而得到了「因時間而聰明」的機會。這只不過是一種數字遊戲而已。
負面效應:
說到在這方面取得的成績,就意味著在其他方面就落後了。
創造能力—死記硬背的學習好,但這不是真正正確的思想。在這裡把學習放在了強調的位置,比如背誦詩歌佔用了大量時間,就沒有更多時間去學習寫詩,也就是沒有更多時間去培養創造能力和交流能力。
自己的觀點—這裡推崇尊重長者的意見(孩子們從來都不和老師頂嘴—從來都沒發生過)。師生交流相互觀點對雙方都有益處,但在某些情況下,師生交流沒有餘地。
相互交流—-中國只生一孩的政策產生的一代人在自己的公司裡感到滿意,但是在全球的貿易中,這種保守的狀況未必會對你有好處。
新加坡現在正致力於把創造能力的培養引進教育中來。超級聰明的孩子未必能放出光彩,這就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你把非正規的狀況強加到了迅速變化的社會問題上。
所以在西方,7歲的孩子能夠背誦化學元素表,他們業餘時間的學習有可能收到長期的回報。在這兩方面做一下平衡還是比較好的。
你怎麼看這個問題?
西方的孩子是不是在學校學習的時間少呢?是不是應該更重視數學的學習?學習詩歌是不是浪費時間呢?如果你有決定權,你會做出那些改變?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