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多家新聞媒體發布《溫家寶會晤馬來西亞總理:政治生涯最後一次會面》的消息,其中,溫家寶先生說「每次同先生會面,都感到非常高興而且富有成果,特別是在我政治生涯中最後一次同總理先生會面,覺得格外地珍惜。」
看過之後,相信很多人也確實容易產生了情緒,容易被「感染」,以致感慨油然而生。
人生對於每個人來說,總是有第一次,也會有最後一次。而對於習慣了在舞台上享受鎂光燈的人來說,他們的寂寞心情,也就非常容易理解的。請問鞏俐、章子怡、范冰冰等等人,他們不喜歡舞臺嗎?不享受眾人匯聚的眼光嗎?
對於溫家寶先生來說,很多人寄望著,也有一些人讚美著,還有一些批評著。不過,這些都是非常正常的,畢竟,處於這樣的位置讓他沒有選擇的餘地,只能接受不同人的不同觀點。這也很正常,10年的生涯讓自己做了很多事情。在這10年裡,有提倡民生的,也廢止農業稅的,有2005年廢止固定匯率的,有2005年開始的物價上漲,也有2005年開始的房價上漲,有.....做了這麼多事情,怎麼可能沒有是非說法呢?
梁啟超先生於《李鴻章傳》中說到:「各是其所是,非其所非」。以我們今天看到的,很容易見到分水線。官方的,大多屬於前者;民間的,大多屬於後者。
當然,在這些認識中,民眾也有一部分期待他能夠實現自己多年來反覆提及的政改,不至於「神龍見首不見尾」,以致遺憾連連。於此,我們就可以假設了:再給溫家寶五年,歷史會怎麼樣呢?
歷史顯然沒有假設,但是,人們的期願心情又往往如此。只是,寄望聖人的民族心理,總是重複著昨天的故事,卻忽略了自己的覺悟提升。(溫先生在3月份希望國民理解與支持,而國民卻寄予他厚望,自己不反思自己的覺悟怎麼樣,這也是奇妙鮮明的對比。)事實也確實如此,如國民一直如此,即便10年,那又能若何?
珍惜,有的時候,又何嘗不是自己不給力!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