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情局長緋聞看網路時代的隱私(圖)

美國聯邦調查局的一項調查已經導致中央情報局長落馬,如今又可能會損害駐阿富汗美軍最高指揮官的名譽。此事凸顯了公民自由主義者長期以來都在警告的一種危險:當政府調查人員為調查犯罪、諜報和顛覆活動而監控網路時,他們將不可避免地侵犯美國人民的私人生活。

在網際網路上,特別是在電子郵件、簡訊、社交網站文章和網上照片等內容裡,美國人的工作生活和私人生活緊密地交融在了一起。私人的敏感訊息會在電腦伺服器上存放很多年,這些訊息會被調查人員發掘出來,儘管他們調查的事件可能和這些訊息毫不相關。


在2011年在參議院,成為CIA局長之前彼得雷烏斯和他的妻子他的任命聽證會上。

在目前的這項FBI調查中,當事人吉爾·凱利(Jill Kelley)來自坦帕,是前CIA局長大衛·H·彼得雷烏斯(David H. Petraeus)和北約駐阿富汗最高指揮官約翰·R·艾倫將軍(John R.Allen)的朋友。她在今年6月收到六封匿名郵件,深感困擾,於是就拿著這些郵件去找一名FBI探員。這名探員和吉爾·凱利的熟識關係(他還給她發送過自己赤裸上身的照片,當然是通過網路發送) 最終導致上級命令他退出這起調查。

與檢察官協商後,FBI坦帕辦公室的一組調查人員展開了一起網路跟蹤調查。儘管調查還在進行中,但執法人員已經表示,不太可能提起刑事指控。

但同時,此事引發了一系列意外後果。凱利和葆拉·布羅德韋爾(PaulaBroadwell)之間的私人矛盾遠遠談不上重大,但卻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公共損失。布羅德韋爾是彼得雷烏斯的傳記作家,據稱也是這些騷擾郵件的作者。

美國正面臨敘利亞、伊朗、利比亞以及其他地方的緊急情報挑戰, CIA卻突然失去了常任局長。在以美國為主的、以阻止塔利班勢力佔領阿富汗為目標的軍事行動中,其領導人艾倫將軍至少也會感到心煩意亂,因為國防部檢察長對他和凱利之間的郵件來往發起了調查。

隱私權倡導者來說,這一案例敲響了警鐘。

「調查不該針對彼得雷烏斯將軍和艾倫將軍的個人行為,應該針對FBI使用了怎樣的監管權來窺視他們的私人生活,」美國公民自由聯盟 (American Civil Liberties Union)的執行董事安東尼·D·羅梅羅(AnthonyD. Romero)在接受採訪時說。「這是模糊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之間界限的典型案例。」

執法官員表示,他們在處理此案時僅使用了常規方法,其中可能包括大陪審團傳票和搜查令。作為申訴者,凱利想必同意了FBI專家對其電腦進行檢查,因為調查人員需要檢查電腦才能獲取匿名發件人的身份信息。在檢查過程中,他們發現了艾倫將軍的郵件,FBI的高級官員認為這些郵件「有不當之嫌」,並且得出結論,有必要告知國防部。

同時,可能持有搜查令的調查人員對布羅德韋爾的Gmail郵箱進行了檢查,並在郵箱中發現了來自彼得雷烏斯的郵件。

華盛頓電子隱私信息中心(Electronic PrivacyInformation Center)的負責人馬克·盧騰伯格(Marc Rotenberg)說,在以電腦為中心的案件中,這種出乎意料的連鎖發現並不少見。

「這是網路調查的特有問題——由於信息量巨大,檢查起來也相當簡單,網路調查很快就變得沒完沒了,」他說,「既然CIA局長都會被抓住,那麼其他任何人都面臨這種危險。」

公民自由維權人士對國家安全局(National Security Agency,簡稱NSA)尤其警惕,該局的專業技術無可匹敵,但其巨大的監控能力也引起了維權人士的恐懼。從2001年開始,NSA為追擊恐怖份子而在美國國內展開了未經授權的竊聽活動,直到今天,NSA的官員也幾乎沒有公布任何相關情況,即使《紐約時報》曾在2005年揭露這一秘密行動並引起了一場政治風暴。

過去幾天發生的事件表明,在執法調查人員深入網路私人領域進行某項調查時,他們也可能會發現全不相干的其他信息,導致驚人的破壞性結果。

一些人可能會歡迎這樣的結果,至少是部分表示歡迎。比如,彼得雷烏斯的秘密婚外情很可能會讓他遭到要挾和勒索。如果是俄羅斯或中國的情報機構而不是 FBI發現了CIA局長和布羅德韋爾之間的郵件,後果又會怎樣呢?

同樣,軍事法律禁止通姦行為——艾倫將軍的同僚說,將軍否認自己有通姦行為——和某些類型的關係。因此,軍官真的應該擁有完整的隱私權嗎?

但一些評論家重新掀起了一種論調,即清教徒式的美國文化對出軌行為反應過激,而出軌行為和工作表現幾乎沒有關聯。「大多數美國人都對彼得雷烏斯辭職感到失望,」羅梅羅說。

這場古老爭論如今又在電子信息的新時代重演。在納撒尼爾·霍桑(NathanielHawthorne)的著作《紅字》(Scarlet Letter)中,通姦者會被打上標記,這樣的公開羞辱如今可能會通過FBI的搜查令或NSA的衛星接收器來完成。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