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若深化經改勢必將觸及政治領域

曾任美國國務院亞太事務副助理國務卿的薛瑞福(Randall G. Schriver),週一在臺北發表演講。針對正在進行的中共十八大,他說,中國政府如果要進一步深化經濟改革,勢必將觸及政治領域。

薛瑞福應邀出席國民黨智庫舉辦的「中共‘十八大’權力傳承與政策動向」研討會,並在午餐時發表專題講話。

薛瑞福說,中國在取得了經濟開放的成果後,進一步政治改革也成為必要之舉。但外界應該記得,中共推動經改的目的,不是為了經濟增長,而是延續自身的極權統治。從事經濟改革,會進一步觸及政治領域。這非常複雜而且風險很高,因為過去數十年的經濟發展,已經讓大部分掌握權力者,或者在他們「關係網路」裡的人,共享利益。

針對美中關係,薛瑞福說,外界會持續關注美中之間在亞太地區,關於軍事和安全事務的溝通對話。美中之間需要軍事互信,雙方禁不起另一次EP-3撞機,或者轟炸南聯使館事件,再發生一次,立刻就會演成更嚴重的政治危機。


薛瑞福也強調,在習近平接班後,勢必加大力度,要求臺灣展開政治協商議程。他說,中共很可能即將向臺灣提出要求,在政治和軍事互信議題上有所進展。這一點,可以從中國大陸媒體的評論上得到印證,這些媒體近來熱切宣稱,大陸為臺灣、為馬英九政府貢獻了這麼多,現在是臺灣回報的時侯了。

對於美國開始有學者或離任官員主張,應該調整臺灣政策。或者修改臺灣關係法,甚至調整對臺軍售策略。但薛瑞福認為,臺灣現行政策仍然是最好的。

薛瑞福說,多年以來,美國供應臺灣質量俱佳的武器裝備,不是為了支持臺灣獨立,或兩岸永久分裂,而是要讓臺灣更有信心走上談判桌,不要因為對岸的軍事威脅不得不就範。

薛瑞福表示,事實證明,這樣的策略確實管用,一九九一年,布希政府批準提供臺灣大批軍售,包括一百五十架F-16戰機,兩岸緊接著就達成了「九二共識」。另一個例子,是二零一零年,歐巴馬政府批准對臺軍售案之後,兩岸也跟著就ECFA達成協議。

此外,美國波士頓大學國際關係系教授費史密斯(Joseph Fewsmith)說,過去各界期盼看到中國大陸地方政治開放、社會更穩定,也希望逐漸有民主氣息,但事實上,這並沒有發生,過去認為中國大陸社會即將一步步轉型,可能是過度樂觀。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