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個人的食物世界中,總有那麼幾樣「生猛」的。你的「生猛」菜譜也許是三分熟的牛排,是酒香怡人的醉蝦、醉蟹,是鮮嫩多汁的溏心蛋,或者入水就撈起、青脆的豆角、「鮮豆漿」,這些生食或半生不熟的食物由於味道或口感獨特,成為了不少人的心頭好。但專家提示,站在健康、安全的角度,以上食物最好別生吃。
生雞蛋、溏心蛋
不知從何時起,有關生雞蛋保健的流言四起,有的稱喝打散的生雞蛋「敗火」、有的稱男人吃生雞蛋「壯陽」。實際上,並沒有任何試驗證明以上言論,相反的,生吃雞蛋帶來的風險卻是巨大的。
實際上,雞蛋是一種較易受到細菌污染的食品。2010年10月份,美國爆發了一起雞蛋被沙門氏菌污染的事件,被召回的雞蛋總數多達5億只。雖然不見得所有的雞蛋都被致病細菌污染,但是這種可能性始終是存在的。雞蛋中最常見的致病菌是沙門氏菌,污染雞蛋之後無色無味,不進行專業檢測無法分辨。而且,雞蛋中是否帶有緻病細菌,跟養殖方式無關。有機雞蛋等「高檔雞蛋」感染細菌的可能性與工業化生產的雞蛋相比,完全不會更低。除生雞蛋外,不少人愛吃的溏心蛋也存在同樣的問題。提示您想要健康吃雞蛋,務必吃熟透的雞蛋。
您愛吃幾分熟的牛排?相信不少人特別是男士都是血絲牛排的鐵桿粉絲,認為吃三、四分熟的,甚至還帶著血絲的牛排是一件時尚的事兒,越來越多人想要嘗試六七分熟,甚至三四分熟的牛排,用刀切開甚至還能看到絲絲鮮血。愛吃生牛排的人往往認為吃這樣的牛排才「爺們兒」,才「有嚼勁」。殊不知這種時尚的「嗜血」飲食習慣存在感染寄生蟲病的危險,生牛排可能攜帶牛帶絛蟲。
牛帶絛蟲寄生在人的小腸,節片可單個或數節相連隨人的糞便排出體外,不排便時也可自行逸出散落在內褲或被褥中。排出體外的節片被牛吞食,節片中的蟲卵在牛體內發育為幼蟲,寄生在牛肉中。人們如果吃了這樣的生牛肉,或者在烹調過程中牛肉中的幼蟲沒有被殺死,就會經口進入人體的消化道,在人的小腸內逐漸長大,發育為牛帶絛蟲。
河鮮
河蟹的確美味,特別當季,是大閘蟹愛好者的收穫季。但需要提示您的是,河鮮雖鮮美,但易生寄生蟲,所以最好熟吃,如醉蝦、醉蟹等生吃方法極為危險。有人會認為高度酒已經可以殺菌了,但寄生蟲強大的生存力絕不是用白酒等酒類「消消毒」就能滅掉的。當您用餐具夾起尚在活蹦亂跳的醉蝦、醉蟹入口並大讚鮮美的同時,說不定寄生蟲也笑著開始了人體之旅。提示您盡量不要食用醉蝦、醉蟹,此外用鹽醃漬的鮮蝦、鮮魚等也不建議食用。熟吃是最安全的蝦、蟹食用方法。
隨著「刺身」的興起,吃生魚片成為了食客們的一種時尚。除三文魚等魚肉外,不少食客將目光聚集到了淡水魚身上,近年來「生片虹鱒」等生吃淡水魚的方法屢見不鮮。需要提示您的是,與海魚相比,淡水魚更易感染寄生蟲。雖然是否感染寄生蟲與淡水魚的生活環境等息息相關,但站在安全的角度還是不建議您吃淡水「刺身」。
豆漿
豆漿味美可口,其營養價值並不比牛奶低。但飲用未煮沸的豆漿,可引起全身中毒。因為生豆漿中含有一些有害成分——抗胰蛋白酶、酚類化合物和皂素等。抗胰蛋白酶影響蛋白質的消化和吸收;酚類化合物可使豆漿產生苦味和腥味;皂素刺激消化道,引起嘔吐、噁心、腹瀉,從而破壞紅細胞,產生毒素,以致引起全身中毒。
近日就有「豆漿未煮熟,‘放倒’一家子」的報導,一家人在吃早餐時,因急著出門,豆漿未開鍋就端上桌飲用,結果一家四口出現嘔吐並腹瀉不止,全部送醫。醫生提醒,加熱期間,豆漿中含有「皂素」會讓豆漿出現「假沸騰」,應在豆漿沸騰後煮5分鐘再飲用。
豆類植物
蔬菜的烹調加熱的確會造成一些營養素損失,比如維生素C、B族維生素等。不同烹調處理,損失的比例會有不同。適合生吃的蔬菜不在少數,但在眾多蔬菜中,有一個種類您是不可冒險「嘗鮮」的——豆類蔬菜。
很多豆類蔬菜中含有一種能夠使紅血球細胞凝集的蛋白質,叫做植物凝集素,簡稱凝集素。生吃含有凝集素的豆類食物會引起噁心、嘔吐等症狀,重則可致命。不過,凝集素在加熱處理時可以被破壞,所以,四季豆、扁豆、豆角都不可以生吃。但是豌豆中不含有這種紅細胞凝集素,可以生吃。在不能分辨的情況下,避免生吃豆類。常見豆類蔬菜中適合生吃的有豌豆以及其變種荷蘭豆和甜豆。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