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改革滯後將阻礙「金磚五國」經濟發展(組圖)

貝塔斯曼基金會的一項報告稱,被稱為「金磚五國」的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和南非,如果繼續拖延必要的政治改革,其經濟發展速度將明顯放慢。

(德國之聲中文網)德國貝塔斯曼基金會週一(10月15日)發表題為"金磚國家的可持續治理"的報告,指出經濟發展不是萬靈藥,如果新興國家不努力同時推進政治和社會轉型,將會面臨積重難返的問題。報告總結了一項國際性比較研究的結果得出結論:上述國家在政治領域的改革嚴重滯後,可能制約其經濟發展的潛力。


問題之一:教育機會不均等

這五個國家面臨的問題和嚴重程度及改革的空間各有不同。比較之下,報告對巴西的前景最為看好。該國在消除社會不公和減少貧困等方面進行了重要改革,並不斷改進管理體制,為實現"良政"和達到國際標準創造了條件。但該國不公平的教育體制仍然是未來發展道路上的一大障礙。

中國:"執政質量"地區間不平衡

專家們對中國未來的發展就不那麼樂觀,認為經濟能否保持增長,取決於中國能否成功解決人口結構變化、社會不公及環境惡化帶來的問題。此外,房地產泡沫、腐敗以及缺乏法制安全也是影響社會和經濟穩定的因素。報告指出,中國既需要在關鍵政策領域,也需要對政府機構和體制進行深入改革,包括國家控制的金融系統。

報告指出,與其它幾個金磚國家相比,中國政府善於做長期戰略規劃,其管理部門間從上至下的行政協調運作也顯得更有效率。但一個問題是北京政府在多大程度上向獨立的學術專家進行諮詢。


中國需要深度改革

報告認為,中國的政治制度導致在"執政質量"上存在很大的地區差異,在此意義上,中央集權政治制度的調適能力是有限的。在反腐敗方面,中國缺乏媒體自由和獨立於政府的公民社會。報告認為,未來的發展將取決於中國領導層能否顯示出迄今所具有的適應調整能力。到目前為止,反對力量和中共內部利益集團的的權力鬥爭阻止了扭轉這些負面趨勢。

俄羅斯排名最後

同樣,印度也面臨地區和社會階層間的巨大不平衡,例如在教育和醫療衛生領域。基礎設施落後和腐敗蔓延也嚴重阻礙了經濟發展。至於政府自身機構改革的能力,專家認為在聯邦層面上印度與巴西水平相似,但在地方層面,則遜色很多。

報告對南非經濟發展的穩定和國家債務的減少給與了積極評價,但指出在教育體制和勞動市場方面該國表現欠佳,而在社會公平方面更是在各國中排在最後。總體來看,南非在金磚國家的比較中位於中游。俄羅斯則是倒數第一。報告認為莫斯科政府缺乏發展戰略、部門協調和政策實施力度。片面的經濟發展戰略、任人唯親的風氣和公民社會角色的缺失阻礙了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社會不公會阻礙經濟發展

上述五個國家的人口佔到全球人口的42%,國民生產總值佔全球經濟總量的18%。2001年時,投資銀行高盛首次提出"金磚國家"的概念(BRICS,由這幾個國家英文名稱第一個字母組成)。高盛預言,到2050年金磚五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將超過全球的40%。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