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實拍:帶你看一個真實的韓國農村(組圖)
晨曦下,遠處炊煙裊裊,腳下溪水潺潺,爽朗的雞鳴,隱約的犬吠,河水上冰面上炸裂的聲音,矮牆下鄉村老人搬動醬缸的聲響,正是鄉下特有的旋律。
南部全羅南道是著名的稻米之鄉,去過韓國的人都知道:韓國大米非常好,或許太優質,人們一日三餐離不開。
由於韓國地少人多,不適宜大規模耕種,因此,韓國農業的機械化程度明顯不如美國、澳大利亞與法國……
但由於精耕細作,還是與落後農業國有著顯著區別。不僅單產高,質量也好,深得韓國人喜愛。
儘管「布拉萬」無情地蹂躪了韓國大部分地區、特別是南部的全羅南道,但抗倒伏能力強的稻穀沒有滅頂之災。
但是,萬惡的「布拉萬」還是不同程度地給當地農業帶來一些災害。比如大豆就東倒西歪在地裡了。
椒農看到突然闖到地頭的外國遊客,還是給予禮貌的笑臉。
韓聯社採訪時,椒農指著殘存的紅辣椒「情緒穩定」地說:「幸好有政府及時幫助我們,感謝政府啊!」
這片土地也在進行補救。不要小看她們是農民,她們的家都至少一輛嶄新的現代吉普車或轎車。正如中國農家都有一輛小拖拉機差不多。入了發達國家行列。
同樣遭遇天災,朝鮮半島的適應能力也區別顯著。
大蔥,也是韓國人餐桌上須臾不能離開的食品。
已日漸西化、天主教與基督教很普及的韓國,好像對荷蘭的風車情有獨鍾。很多地方都出現風車的蹤影。
曾經屬於佛教的韓國,如今到處是東方化的西方教堂。教徒自然包括這些埋頭耕作的農民。
這些阿瑪尼嘟囔:如果不是可恨的「布拉萬」,大蔥不會被糟蹋那麼多。原本茂密的蔥壟現在開始稀疏……
送她們剛剛自製的米花糖,特別喜歡使用濕紙巾的韓國人,這位大媽居然隨手接過來我的一片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