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三駕馬車」之爭直指經濟政策走向

 2012-10-04 12:1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2
    小字

近來,經濟學界為是投資還是消費拉動經濟增長而爭論不休,而這直接關係到對中國經濟結構的判斷,以及中國經濟政策的未來走向。

從這些年經濟增長存在「三駕馬車」這一經濟學「常識」以及當前的中國經濟結構失衡(高投資低消費)而言,大家本能地希望擴大消費,既推動經濟增長,又享受經濟增長的果實。

但這只是美好的願望而已。近來有幾路學者不約而同地撰文表示,所謂投資、消費、淨出口這一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實為誤讀。無論是從經濟增長理論還是實際檢驗而言,投資才是拉動經濟增長的最有力因素。

聯合國經濟與社會事務部全球經濟監測中心主任洪平凡認為,這一概念混淆了GDP統計三種不同賬戶(生產賬戶、支出賬戶、收入賬戶)定義之間的區別,混淆了GDP統計賬戶概念與GDP增長經濟概念之間的區別,也混淆了影響GDP短期波動因素與決定GDP長期增長因素之間的區別。

在這些爭論背後,首先涉及對中國經濟結構的再判斷,而這一點理論界也多有爭論。

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上半年曾撰文稱,中國經濟結構存在誤判。他認為2005年起中國已經步入消費主導經濟的時代,投資被高估(其修正數據後認為,2011年消費對GDP貢獻57%,資本貢獻47%)、消費被低估(高端消費、服務性消費被低估)。

而洪平凡的統計顯示,中國在過去20年,特別是在過去10年,其投資佔GDP的比重在不斷上升,2010年已經達到45%;而居民消費佔GDP的比重在逐年下降,2010年達到35.4%。

其次就是對投資作用的爭論,但這裡所指的投資確切來說是有效投資,在中國的語境下則是民間投資。

洪平凡統計顯示,沒有任何一個能夠維持GDP增長在6%以上的國家,其投資佔GDP比重低於25%,有少數一些國家,其投資佔GDP比重在過去20年的平均水平超過了25%,但GDP增長率仍然低於6%。這表明,較高的投資佔GDP比重是實現GDP增長的必要條件,但還不是充分條件。

與投資的作用相反,各國GDP增長率與他們居民消費佔GDP比重有一定的負相關關係,即消費佔GDP比重越高的國家,其GDP增長率相對會低一些,表明消費對GDP的長期增長沒有拉動作用。

根據這些計量數據,確實可以說明投資是拉動經濟增長的動力。結合當前的經濟現實,正如筆者這幾個月專欄中所強調的,在資產負債表類型的衰退中,寬鬆的貨幣政策效力已失,需要的是財政政策的刺激。

但問題在於,此前驅動中國經濟增長的政府投資可以休矣!7月31日中央政治局召開的年中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擴大有效投資」,並「加大對國家重大項目建設的支持」。

可以說,相對於2008年10月的「四萬億」,本次中央政府也是審慎的,但讓人有點無語的是地方政府,從6月份之後,地方政府便不斷地推出大規模投資項目。一些地方政府的刺激經濟舉動其實還是傳統思路,甚至是名為啟動內需實則捧托樓市。

此外,9月24日四川省共推出2242個重大項目,投資總額3.67萬億元。具體的政府投入有待查驗,但我們更多的是希望能觸發民間投資。

《國務院關於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若干意見》(「新36條」)已經頒布了兩年多。而在6月底前,也有6個部委密集出臺政策鼓勵和引導民營資本進入相關領域。可以說中央政府很有可能將經濟維穩寄希望於民營資本,但真正打破那扇「玻璃門」是一個系統工程,也並非短期就可以實現的。

其三,如果中國經濟結構中真的是消費被高估而投資仍需要,且民間投資也能被激發起來時,還有一點值得注意。這也就是筆者此前專欄中提及的「經濟刺激是打氣,政府緊縮是補漏」。

筆者以為,在中國進入「資產負債表衰退」、國內大多數行業產能過剩、企業不再追求「利潤最大化」而是「負債最小化」,銀行擔心不良貸款率反彈而惜貸時,降息等寬鬆的貨幣政策作用接近失靈,需要「超越凱恩斯主義」,運用減稅等財政政策組合拳。

最重要的是,地方政府需要勒緊褲腰帶,壓縮「三公經費」,還利於民。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第一財經日報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