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2000年 記憶裡的中秋節(組圖)
1950年中秋節
1950年正值土改,剛解放不久,祭月的人不多。那時候正掃除迷信活動,就算有人祭月,也是三更半夜偷偷地拜。倒是抗日戰爭後49年前那幾年的中秋節隆重些。
當時祭拜月亮是在大客廳或門樓前的空地上,各宗族各自聚在一起祭拜。祭品有芋頭、柚子等,與現在不同的是49年前還有一些手工藝術品。七月初七是「乞巧節」,但炮臺的「乞巧節」似乎是在中秋,同一「娘仔間」的女孩們會用五色豆和染成五色的米來製作立體的龍、鳳、塔等手工藝術品。她們將其用米漿、糨糊慢慢地粘,慢慢地累積,弄完一點要待干了之後才能再繼續做,以防其倒塌。製作出來的手工藝術品一般不太大,但卻都非常精美。
書冊糕(網路圖片)
除此之外,還有書冊糕(即燉糕,也叫月糕)、月餅,這兩樣簡稱月糕餅。以前的書冊糕可一片一片地撕下來,用火柴點著會燃燒,質量上乘,很好吃。而月餅也不像現在包裝的好看,更多是沒有包裝,一塊一塊的,非常簡單,要有個紙盒裝起來就不錯了。
中秋夜的節目很多。女子們就在大客廳裡「觀花籃神」(這是婦女的娛樂活動),即設個香案,給花籃披上件女子的衣裳,由兩個人站兩邊扶著,使它與桌面相離。好像有神靈附在上面似的,無論你問它什麼事,比如問我家丟了兩隻雞,是不是某某偷的。如果是它就會點點頭,不是的話它就一動不動,挺有趣的。
而小夥子們則在晒谷場上「觀猴神」(俗稱「觀猴爺」)。因為中秋夜有祭拜月亮用的香,幾個好玩的人就說:來觀猴啦!其餘人中幾個自願做猴的奴仔(小孩)會拿根香捂在臉中間,剩下的人就邊用柴木、木屐敲打地面,邊說:「猴啊猴,指啊指,猴公一到來,猴仔就早起(起床)。」一直敲,猴神一上身,那些奴仔就又蹦又跳的,做起猴戲來(「做猴戲」即讓猴子做一些簡單的表演),如「桃花姐過渡(過渡即乘船渡河)」、「曹操咬靴」等,還有就是「猴仔爬竹竿」,不過這太危險了,大人們一般不讓做。
「燒柴籠」、「燒瓦塔」是炮臺新寨村的傳統習俗。柴籠是用木柴累積而成的,有六角的、八角的等等,下面弄個門。「燒柴籠」就是將柴籠澆上柴油,用稻草引火,放進下面的門中,柴籠就燃燒起來,整個燒成了灰燼。而「燒瓦塔」則有所不同。新寨「燒瓦塔」已有幾百年歷史,從元末點烽火驅韃兵,逐漸沿化為民間賞月娛樂活動,以「燒瓦塔」象徵驅邪迎吉祥,抒發人們對安居樂業,月圓人也圓的美好願望。每當農曆八月十二、十三,村中的奴仔們就開始到處拾碎瓦片、磚頭和土塊,集中堆放在埕頭溪邊,由有經驗的小夥子精心砌成一座空心塔。塔圍不等,大者三四人才能合抱,塔頂通天。塔腳留出兩個塔門,一可進料,二可掏灰燼。各家各戶都自願派錢派物,籌足各種用品。中秋之夜,當浸透柴油的稻草火把伸進填滿柴草的瓦塔時,塔頂上霎時躥出一串串火舌,接著,熊熊烈火衝天,猶如升騰起的火龍一般,翻滾著直衝霄漢。小夥子們不時往火裡撒食鹽,添柴草;奴仔們成群結隊歡叫著,奔跑著。一位長輩掌握火候,適時潑上一潑柴油。那四邊噴射的火苗,隨著硫黃、食鹽,隨著火候的變化而五彩繽紛。瓦塔自身的瓦片被燒得通紅透亮。瓦片間不時伸出一條條火舌,遠遠望去,煞是好看。
燒瓦塔(網路圖片)
1960年中秋節
1960年是在「大躍進」之後,此時正值三年飢荒期間,社會經濟一片蕭條。祭拜月亮的人都躲躲閃閃,關上門,在後廳、天井中拜,祭拜的東西也很簡單,芋頭、柚子基本保留著,有的也弄些月糕餅。但月糕餅要用糧票去購買,而農村人沒有糧票,得拿米到糧管所去換,而那時人們有幾塊芋頭填飽肚子就算不錯了,米對他們來說比金子還貴重,大家都不想拿去換。
1970年中秋節
1970年正處於「文化大革命」期間,大家都被號召要破除迷信,民兵也到處巡查,發現誰在祭拜月亮就抓起來,並把供品分給貧困戶,所以這時期可以說沒人敢拜月亮。
1980年中秋節
改革開放初期。漸漸有大膽的人到大客廳或新祠堂外祭拜月亮了。祭拜用的水果也比以前多,如山東梨、蘋果等,這些都是原先沒有的。「紙錢」方面也比原先豐富。如以前的「紙袍」很簡單;現在人們花點錢就弄得大一些、好看一些,有的還弄上一些小燈泡,一通電就一閃一閃的。以前的「貢」很簡單,都是圓柱形的,用兩塊紅紙包著,貼上些小紙花和小鏡子等,然後用條紅棕繩吊起來;而現在的「貢」則比以前的大,形式也多樣,弄得更漂亮了。然而1980年只是開始而已,大家心中還是有些害怕,怕正在祭拜月亮之時又有人來抓他們,所以都只是試著拜一拜。也不敢整個宗族聚在一起祭拜。因此,街坊鄰居們就開始聚在一起賞月。
1990年中秋節
此時祭拜月亮已經很興盛了。當銀盤樣的月亮升上中天時,炮臺鎮大街小巷即出現許許多多的祭月供桌,穿著盛裝的婦女們點著香對月祭拜,奴仔們則到處玩耍。祭月的供品主要是月餅,其呈圓狀,與天上的圓月一樣象徵團圓美滿。其餘的供品還有雪白雲片糕(即書冊糕)、水果、芋頭等。
2000年中秋節
這跟1990年的情況差不多。物質豐富了,祭拜月亮用的東西也就更多,場面也比以前更熱鬧更壯觀了,但民間的一些民俗活動卻反而少了。
(吳濟榮<77歲>口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