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就是忠孝節義,因此在中國古代為了保全忠孝節義而舍棄自己生命的忠臣義士不記其數。有很多現代人已經無法理解古人的道德標準,但是對於古人來講,為了保全忠孝節義而舍棄自己的生命是一種崇高的精神境界。古人都明白「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的道理,所以在歷史上也不乏為了報答知遇之恩而舍生忘死的英雄好漢。
中國歷史上的聶政、荊軻和豫讓都是《戰國策》上有名的豪俠之士。他們為了報答他人的知遇之恩,不惜生命、剛烈永訣,為朋友赴湯蹈火、義無反顧。他們身上體現的古代英雄節義與精神價值,讓許多後人感佩仰慕。《三國演義》中的關羽兵敗麥城,盼望上庸的救兵卻不見兵到;手下止有五六百人,多半帶傷;城中無糧,甚是苦楚。他卻義正詞嚴的對前來勸降的諸葛瑾說:「吾乃解良一武夫,蒙吾主以手足相待,安肯背義投敵國乎?城若破,有死而已。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毀其節,身雖殞,名可垂於竹帛也。汝勿多言,速請出城,吾欲與孫權決一死戰!」關羽不肯屈節投降,是因為他感激劉備的知遇之恩,為知己甘願以死報之;諸葛亮與劉備的君臣際遇也是令世人稱道的千古佳話,諸葛亮為了報答劉備的「三顧茅廬」之恩,扶持後主,「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士為知己者死」一語出自於《戰國策‧趙策一》,意思是說好漢為知己的朋友不惜舍棄自己的生命。原文是:「晉畢陽之孫豫讓,始事範中行氏而不說,去而就知伯,知伯寵之。及三晉分知氏,趙襄子最怨知伯,而將其頭以為飲器。豫讓遁逃山中,曰:「嗟乎!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吾其報知氏之仇矣。」」 這段話是說晉國俠客畢陽的孫子豫讓最初給範、中行氏做大臣,但並未受到重用,於是他就投效知伯,得到寵信。後來韓、趙、魏三國瓜分了知伯的土地。其中趙襄子最痛恨知伯,把知伯的頭蓋骨拿來作飲器。這時豫讓逃到山裡說:「唉!義士為了自己的知己而犧牲,女子為喜歡自己的人而打扮,所以我一定要替知伯復仇。」
下面是豫讓為報知遇之恩而舍命的經歷:他隱姓埋名化裝成一個受過刑的人,潛伏到王宮裡用洗刷廁所作掩護,以便趁機殺死知伯的仇人趙襄子。不久趙襄子入廁,忽然覺得心跳,就下令把涮廁所的人提來審問,才知道是豫讓化裝行刺。這時豫讓竟拿出匕首說:「我要為知伯報仇!」衛士拿下他,要殺他,可是趙襄子卻制止說:「這是一位義士,我只要小心躲開他就行了。因為知伯死後沒留下子孫,他的臣子中有肯來為他報仇的,一定是天下有氣節的賢人。」於是趙襄子就把豫讓釋放了。
可是豫讓繼續圖謀為知伯報仇。他全身塗漆,化妝成像一個生癩的人。同時又剃光了鬍鬚和眉毛,把自己徹底毀容,然後假扮乞丐乞討,連他的妻子都不認識他,看到他以後只是說:「這個人長像並不像我的丈夫,可是聲音卻極像,這是怎麼回事?」於是豫讓就吞下炭,為的是改變自己的聲音,他的朋友看到他時對他說:「你這種辦法很難成功,如果說你是一個志士還可以,如果說你是一個明智之士就錯了。因為憑你這種才幹,如果竭盡忠誠去侍奉趙襄子,那他必然重視你和信 賴你,待你得到他的信賴以後,你再實現你的復仇計畫,那你一定能成功的。」豫讓聽了這話笑了笑說:「你的意思是為了老朋友而去打新朋友,為舊君主而去殺新君主,這是極端敗壞君臣大義的做法。今天我所以要這樣做,就是為了闡明君臣大義,並不在於是否順利報仇。況且已經委身做了人家的臣子,卻又在暗中陰謀計畫刺殺人家,這就等於是對君主有二心。我今天之所以明知其不可為卻要這樣做,也就是為了羞愧天下後世懷有二心的人臣。」
不久,趙襄子要外出巡視,豫讓埋伏在趙襄子所必經的橋下。趙襄子騎馬走在橋邊時,馬忽然驚跳起來,趙襄子說:「這一定又是豫讓。」經派人搜捕之後, 果然是豫讓。因此趙襄子就責備豫讓說:「你不是曾經侍奉過範、中行氏嗎?知伯滅了範、中行氏,你不但不替範、中行氏報仇,反而屈節忍辱去臣事知伯。如今知伯身死國亡已經很久,你為什麼如此替他報仇呢?」豫主回答說:「當我侍奉範、中行氏時,他們只把我當作普通的人看待,所以我也就用普通人的態度報答他們; 而知伯把我當作國士看待,所以我也就用國士的態度報答知伯。」於是趙襄子用憐惜的口吻感嘆說:「唉!豫讓啊,由於你為知伯報仇,已經使你成為忠臣義士了。 而寡人對待你,也算是仁至義盡。你自己想一想吧,寡人不能再釋放你了!」於是趙襄子就下令衛士把豫讓包圍起來。
這時豫讓對趙襄子說:「據臣所知,一個賢臣不阻擋人家的忠義之行,一個忠臣為了完成志節不愛惜自己的生命。君王以前已經寬恕過我一次,天下沒有不為這件事讚揚君王的。今天我到這裡行刺,按理您應在這裡將我處死。不過我想得到君王的王袍,准許我在這裡刺它幾下,我即使死了也沒有遺憾了。不知君王能否成全我的願望?」趙襄子為了成全豫讓的志節,就當場脫下自己的王袍由侍臣交給豫讓。豫讓接過王袍以後拔出佩劍,奮而起身,然後用劍刺王袍仰天長嘆:「啊!天哪!我豫讓總算為知伯報了仇!」豫讓說完話就自殺而死。趙國的忠義之士聽說以後,都落淚惋惜不已。
古代的仁人俠士,完全不像現代人那樣只重視物質利益,他們對人生價值的衡量完全以精神為標準,一生也甘願為理念和正義甚至舍棄自己的利益或獻身舍命。因此我們可以從古人的行為中明白許多做人的道理、人生價值的真正所在,不斷的陶冶、純淨自己,就能使自己的精神有橫貫日月的浩然正氣,使自己的人生價值有高於物慾和世俗的升華和輝煌。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