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中國首艘航母正式交付海軍
近日來中日兩國圍繞釣魚島劍拔弩張, 中國方面連續使用暴力示威、抵制日貨等多重手段向日本施壓。9月25日, 在同一天之內, 中國方面先後舉行「遼寧號」航母交接入列儀式和發布《釣魚島是中國的固有領土》白皮書, 這種巧合又為中日之間的微妙關係增添了重重的砝碼。
對於中國軍迷來說,「遼寧號」交接入列已經期待了幾十年,對中國海軍而言是劃時代的標誌性事件。事實上,從「遼寧號」的前身——前蘇聯「瓦良格號」1998年以2000萬美元被香港創律集團董事會主席徐增平購入算起,已經過去了14年之久。從艦體2002年到達中國大連港算起,也已經歷十年。從2011年8月到2012年8月,整整一年內,當時尚未命名的航母進行了十次海試,每次都有媒體追蹤報導。可以說在很大程度上,「遼寧號」並不是秘密,交接入列早在人們的意料之中。
雖然航母入列,但在大多數軍事觀察家眼中,「遼寧號」要真正形成戰鬥力,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一方面,顯而易見「遼寧號」並未配備艦載機,其實際效用大打折扣。中國軍方也承認,在可預見的未來,「遼寧號」將主要用於訓練和測試。另一方面,組建特混航母編隊、建造配套艦船、進行編隊戰術和戰法訓練,都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軍事專家趙楚認為,「遼寧號」形成戰鬥力,大約需要三年左右時間。
雖然尚未形成戰力,更不能對釣魚島構成實際威脅,但假以時日,中日兩國的海權爭奪將越來越真切地感受到航母砝碼的重量。在中日兩國因釣魚島而導致緊張情勢升高的背景下,一艘沒有配備艦載機的「空白航母」的象徵意義也是不言自明的。今年7月27日,當中國軍方發言人在記者會上首度承認正在改造航母平臺後,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次日就表態稱,「(中國航母)不僅僅令日本產生擔憂,也將成為整個地區和國際社會面臨的問題」,「期待中國公開包括擁有航母的具體目的、今後的建造和部署計畫在內的信息。」
9月25日胡錦濤、溫家寶上午出席航母交接入列儀式,國務院新聞辦隨後便發布《釣魚島是中國的固有領土》白皮書。這種緊湊節奏或許只是巧合,卻是極其耐人尋味的巧合。槍桿子與筆桿子並駕齊驅,一武一文並行不悖。
白皮書全文近七千字,分為「釣魚島是中國的固有領土」、「日本竊取釣魚島」、「美日對釣魚島私相授受非法無效」、「日本主張釣魚島主權毫無根據」和「中國為釣魚島主權進行堅決鬥爭」五部分。
白皮書以較大篇幅闡述了中國對釣魚島的歷史權利,明確提到的明清兩代歷史文獻就超過二十五項,但在關鍵轉折點上,「釣魚島隨臺灣島被迫割讓給日本」著墨不多,且並未以受脅迫簽訂不平等條約為由,來主張《馬關條約》中涉及釣魚島部分無效。
白皮書的重點之一是強調「美日對釣魚島私相授受非法無效」,稱20世紀50年代,美國擅自將釣魚島納入其託管範圍,70年代又將釣魚島「施政權」「歸還」日本。美日對釣魚島進行私相授受,嚴重侵犯了中國的領土主權,是非法的、無效的。
白皮書對1951年舊金山和約「排除中國」表達了不滿,同時表示「該條約所確定的交由美國託管的西南諸島並不包括釣魚島」。同樣,白皮書對1952年和1953年琉球列島美國民政府的兩項政令表示籠統反對,但並未提出當時有類似官方表態的證據。
此外,針對此前流傳的不利於中國的兩項歷史文獻,白皮書並未做出直接回應。一是1953年1月8日的《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其中稱「琉球群島散佈在我國臺灣東北和日本九洲島西南之間的海面上,包括尖閣諸島、先島諸島……等七組島嶼」。二是1958年3月26日《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中,援引周恩來《關於美英對日和約草案及舊金山會議的聲明》中提到的,「草案一方面保證美國政府……獲得對於琉球群島、小笠原群島、硫黃列島、西之島、沖之鳥島及南鳥島等的託管權力,實際上就是保持繼續佔領這些島嶼的權力,而這些島嶼在過去任何國際協定中均未曾被規定脫離日本的。」
白皮書在結尾稱,中國強烈敦促日本尊重歷史和國際法,立即停止一切損害中國領土主權的行為。中國政府捍衛國家領土主權的決心和意志是堅定不移的,有信心、有能力捍衛國家主權,維護領土完整。
從「空白航母」入列到白皮書發布,中國爭奪海權的姿態正在登上一個新的戰略台階。但在高層換屆、權力洗牌的大背景下,這種「文武雙全」姿態的深層動機和實際效果,都還有待檢驗。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