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地震是天災也是人禍

9月7日,雲南貴州交界的彞良一個小時之內連發兩次5級以上地震。兩次地震最高的震級不過5.7級,可最終造成了81人死亡,近千人受傷,還有70萬餘人受災,可以說其造成的破壞程度是驚人的。中國民間環保組織綠家園召集人汪永晨撰文指出,誠然,有些自然因素是我們人類無法改變的,但一些人為的災禍卻是可以避免的。

此次地震中的遇難者多因被滾石砸中而遇難。「滾石」,乍一看上去讓人覺得是自然因素,其實這背後不乏有著人禍的魅影。這個地區本身地質環境就是非常脆弱,再加上人類活動影響又很大,使這個地方的生態環境從根本上遭到了破壞。

因為植被遭到破壞,很多地區特別是丘陵地帶的水土流失特別嚴重,山上的土壤少了,石頭也就越來越裸露,滑落的可能性也就越來越大。不難想像,如果植被比較茂盛,滾石因為受到阻力,最起碼能給村民多一些逃生的時間。

另外,地震災區附近的金沙江乃至「三江」的梯形水電站密密麻麻,這些水電站是否對當地的地形造成破壞,從而誘發該地區近一段時間以來的數次地震?這可能也需要地質專家們認真如實地考究。還有大量的採煤也加劇了地震帶來的次生災害。

自然災害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人為地削弱自身的抗災害能力。在自然災害越來越頻繁的當下,如果我們在生產活動中目光依然那麼短淺,不為自己以及子孫後代考慮,那麼無異於自掘墳墓。利用資源搞發展,本無可厚非,但以犧牲環境作為代價的發展模式,早就應該摒棄。面對環境與發展,呼倫貝爾有無第三條雙贏的路可走?值得期待。

另據半月談報導2012年8月21日,民間環保科普組織「自然大學」發起人馮永鋒,在其微博上發布一條消息:「經過一年多時間的公眾募捐,一款價值40萬元的手持式重金屬檢測儀已經購買到位。」8月25日,「自然大學」邀請專業人士到公共環保課堂講述這臺檢測儀的基本知識和使用方法。

馮永鋒表示,手持式重金屬檢測儀可檢測液體和氣體之外物品的重金屬含量。如果一位普通公民拿著自家一些有疑問的物品,在受過培訓的志願者指導下可以親身體驗並獲得檢測結果,這可以幫助公眾瞭解身邊環境,也能促進環保信息的公開。

去年8月,馮永鋒跟隨臺灣地區一家環保組織去考察當地一個高速公路的路基,路基是用冶煉廠的灰渣鋪成的,而灰渣裡很可能含有大量重金屬。儘管相關部門一再強調灰渣沒問題,但一位環保人士執意要測一下。他用一臺手持式重金屬檢測儀對準灰渣樣品,一分鐘後,顯示器上出現了結果——某種重金屬超標。受此啟發,馮永鋒決定想辦法購買一臺檢測儀用於民間環保活動。首先,可與公募基金會「北京水源保護基金會」合作,募集資金購買檢測儀;其次,與全國各地的民間環保組織一起利用儀器開展民間獨立檢測活動;第三,在大量檢測數據的基礎上發起環保倡導活動,推動政府加強監管。

這一舉動也在網上受到了業內人士的質疑,環保人士「阿奕長官」提出詰問:首先是儀器的專業性,希望馮永鋒能夠提供購買手持儀器的專業證書,雖然手持式螢光分析儀配合不同的軟體能夠測量重金屬含量,並且能夠快速出結果,但是相比實驗室儀器,專業性能不夠;其次是操作的專業性,測量的取樣非常講究,若取樣不科學,讀出的數據就不具有代表性;第三是過程中的監督,儀器的購買沒有經過競標,數據發布沒有第三方監督,所有一切都建立在人們對馮永鋒個人的信任基礎之上。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