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軍庭審結束擇日宣判 檢察官促從輕處罰

中國成都一個法院結束庭審重慶市原副市長和公安局長王立軍。檢察機關在法庭上稱他配合當局對谷開來殺人案的調查有功,建議法庭從輕處罰。

檢察官指控王立軍徇私枉法、叛逃、濫用職權和受賄,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應依法追究責任。

成都中級法院新聞發言人星期二下午兩點半在新聞發布上說,由於對王立軍叛逃和濫用職權的指控涉及國家機密,法院已經在星期一對這兩項罪名進行了不公開庭審,星期二的公開庭審涉及徇私枉法和受賄兩項罪名。

發言人楊玉泉說,王立軍委託的辯護律師在庭審前與委託人有過充分的會面,並查閱了全案卷宗,王立軍的訴訟權利得到充分的保障;到法庭旁聽的人包括王立軍的親屬,媒體記者,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其各界群眾。

這位發言人說,在庭審中,檢察官向法庭提供了人證和物證,指控王立軍貪污受賄305萬元以及包庇涉嫌謀殺的谷開來免受刑事責任,但檢察官又以王立軍在執法機關調查谷開來案件時積極配合為理由,請求法庭從輕處罰。法院的發言人還說,辯護律師在法庭上辯稱王立軍在進入美國領事館後自動離開,屬自首行為,也應該依法得到寬大處理。

成都中級法院新聞發言人說,法庭將在休庭後全面審查案件證據材料,充分考慮控辯雙方意見,對王立軍案件擇日宣判

發言人沒有提到控辯雙方是否在庭審中提到王立軍的上司薄熙來。他在照著新聞稿念完後立即離開了新聞發布會會場,沒有回答記者的提問。

王立軍今年2月私自進入美國駐成都領事館,事件最終導致薄熙來被免職和中國政局的震盪。

中國當局選擇在9月18號這一天審判王立軍被指有意借民眾918反日示威轉移公眾的視線。儘管全國民眾對王立軍事件非常關注,新華社和人民日報等主要官方媒體星期二上午都沒有在顯要位置刊登相關新聞。在相對活躍的網際網路社交網站上,王立軍依然是政治敏感詞,相關搜索被禁止。中國大陸和海外的媒體報導說,大多數民眾,包括居住在成都中級法院附近的居民,不知道王立軍星期二受審。

許多法律界人士認為,這種躲避公眾視線,缺乏透明度的庭審不太可能是公正的審判。

一位讀者在美國之音網站上的留言中說,「在中國,凡是不想讓老百姓知道的,都屬於國家機密。(當局)它剝奪了公民的知情權,使當政者在暗箱中為所欲為。」

人們普遍關注王立軍案件的庭審結果將如何影響噹局對薄熙來的處置,進而如何影響中共最高領導層即將進行的權力交接。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