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忽視!大自然啟發孩子潛能的力量
幼年的我,成天跟鄰居往大自然跑。十二歲前,我是個完全以天地為父母的小孩,非常快樂的度過每一天。因此,我非常確定:大自然對一個人的養成十分重要。
走入大自然 投入真正的家
結婚生子後,我也儘可能讓孩子過著以天地為家的生活;一有時間,我們就離開屋子到戶外玩,玩累了再回家。雖然家裡的空間隨時開放給他們任意遊戲,可是家中環境經營得再怎麼好,多麼舒適、寬敞,還是不如大自然;孩子必須不斷的離開有空間、範圍限制的家,走入大自然,回到更寬闊的「家」。
每天我們都儘可能走出家門,接觸外界。假如沒辦法去太遠,便就近找個小學操場或公園遊玩。我們也常到不同地方度假,有時會刻意開發新地方;當車子路過從沒去過的小學,我們就隨興進去校園,只要有操場、草地,就可以放鬆的躺下來。
分析環境 安全來自警覺危險
有時候,我們會去有點危險的地方玩水。孩子套上兩個臂圈,做好防護措施後,我就趕她們下水。一般小孩只在水邊玩,但她們真的下水並游到對岸;我只教基本的安全原則,她們很小就得學會保護自己。就連到海邊,她們也很勇猛,臂圈一挂,就往海裡去。
對一般人來說,我們的玩法可能過於大膽;但我很清楚,孩子必須在危險裡,才能認識「真正的安全」,並體會它的重要。帶孩子溯溪,她們會自己判斷情勢,知道怎樣能夠不打滑,趨吉避凶。安全,不能建立在恐懼上;追求安全,應該出自於真正認清了危險,而自然產生警覺。
危險環境 淬煉自保能力
在便捷的都市生活,容易有盲點。有時過於疏忽而在不該發生危險之處發生意外;有時是大人過於緊張,警告過多,使孩子內心恐懼,變得保守,過度防範;可是,大自然中的危險與安全,是操縱在個人是否足夠警覺;對環境的警覺性越高,就越趨安全。
我從不把孩子當「女兒」養,一個人該怎麼養成,我就怎麼教育。讓孩子面對危險,她們內在的力量就會激發出來;只要是她們可以承受的危險與傷痛,縱然受傷了,我都不會大驚小怪。在成長的過程中,她們基本上都能保護自己,不會誇大環境的恐怖;也因為從小受到大自然的洗禮,她們都很有勇氣,有陽剛的一面。
盡量讓孩子在危險裡確定自己是安全的,是家庭教育很重要的一環。當我們走在懸崖邊,狂風大作,危險感油然而生,孩子自然知道要把身體重心放低,與崖邊保持安全距離,並觀察周邊,知道萬一摔跤、滑倒可以抓哪裡。只要知道危險,也懂得怎麼面對、如何防範或進行補救就好了。若不曾置身危險中,孩子的內在就未曾被淬煉過。
我的孩子從小接近大自然,她們心中深知親近大自然很重要,如今也會主動投入大自然的懷抱。親近大自然,不需要特別花錢,但一定要付出行動。
懂得觀察人事物 行動更穩妥
父母除了儘可能給孩子能量外,還必須拆除內心的曲曲折折,讓孩子的內心通透,使他們成為純粹、簡單的人;太多教條、規範對身心無益。
很多人擔心,沒有規範,孩子會亂來;其實,沒有僵化的規範,孩子才有機會靠著自己的觀察——對天地自然、人際互動、個人身心,來分析如何採取最適當的行動。這些才會形成孩子真心奉行的準則,而不是完全被大人「調教」出來的。
教育能給孩子的有限,但大自然的啟發是教育無法給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