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的毒藥

《新蘇黎世報》寫道:「瑞士銀行預計,2012年第二季度中國經濟增長率僅為7.5%(此前預計為8%),第三季度會再度削弱。」

「這也與國家延遲干預有關。由於經濟表現的回落並不如2008年那樣突然,在就業市場的後果也不那麼嚴重,所以政府放棄採取緊急的支持措施,這是有道理的。一方面,降低經濟增長率是政府的目標之一,旨在實現更高的增長質量。另一方面,2008、2009年大手筆的刺激經濟方案給信貸、通脹和房地產領域均帶來消極影響。」

「儘管領導層長期宣傳新的增長模式,通過內需推動增長,而不是基建投資和出口,但是,新建交通道路設施卻最能立竿見影地起到刺激經濟的作用。近些天來,最高的經濟計畫部門--國家發改委批准一系列項目,對基礎設施建設投資1萬億元人民幣。其中,部分是地區交通設施,如二三線城市的短程列車和地鐵擴建項目。」

「與此同時,這樣的投資計畫卻鞏固了舊的增長模式,推遲了必要的結構改革。此外不明確的是,錢從哪裡來。許多地方政府手頭吃緊,因為稅收減少,房地產市場停滯導致土地出售難度增大。私人投資者也缺乏資金,因為受到稅務部門的壓榨,與國有企業相比也更難獲得貸款。」

如何刺激經濟?降息空間減小

《法蘭克福匯報》寫道:「中國的經濟形勢更為複雜。工業增長日趨緩慢,價格不斷上漲。分析家警告,貨幣政策調控--即通過多次降息等方法刺激經濟--空間減小。也有人更為樂觀,因為通脹率相對較低。統計局的數字顯示,8月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上漲2%。」

「為刺激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疲弱的增長,增加市場上的貨幣流動性看來在所難免。2012年央行已兩次降息。實行低息貸款,以促使企業投資、居民消費。」

然而,「新的數據顯示,儘管有這樣的注資,經濟仍在繼續降溫。8月工業生產同比增長8.9%。聽起來不錯,但低於預期,且是2009年5月金融危機以來增幅最弱的一個月。外貿也不如以往。」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