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低迷波及消費相關行業

中國的低迷形勢正在波及那些本來預期能夠承受整體經濟放緩、推動地區增長的行業和企業。

英國《金融時報》分析顯示,三分之一的中國上市公司在截止6月底的季度遭受現金流出,出口減速、庫存積壓,以及地方政府財政收緊等各種因素綜合在一起,開始形成打擊。

在FT使用標普資本智商(S&P Capital IQ)的數據進行分析的1700家公司中,有十分之一的公司在過去兩個季度裡現金餘額轉為負值。

對通常報告現金流出的另外6%企業而言,流出情況比去年更加嚴重。

這些結果突顯出,即便是外界本來預期將幫助中國經濟邁向再平衡、減輕對投資依賴的公司(如消費品和零售企業、醫療保健、醫藥和電子產品企業)也正受到整體經濟放緩的影響,與建築、房地產、工業機械和化工行業陷於同樣的境地。

目前有越來越多的對沖基金和分析師密切關注現金流數據,因為持續表現不佳的現金流將給企業的償債能力(乃至中國的銀行業)帶來重大衝擊。

一些跡象顯示,銀行已在今年上半年感受到企業現金緊張。

伯恩斯坦研究公司(Bernstein Research)駐香港分析師麥克•沃納(Mike Werner)指出,儘管整個銀行業的不良貸款僅增加1%,但逾期貸款飆升29%。

在FT進行的分析中,在574家經營活動產生負數現金流的企業中,175家企業(佔30%)的結果似乎不是季節性的,因為過去兩個季度的情況似乎與一年前完全不同。

在這574家企業中,還有18%的企業顯示出與去年相似的季節性,但它們在今年上半年的結果更加糟糕。有69家在過去兩個季度均出現負數的現金流。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