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與中共過於和諧,並非福音

 2012-09-01 15:02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德國總理默克爾8月31日結束了為期兩天的訪華之行回國。兩國政府均稱此行十分成功,德中「特殊關係」似乎再度獲得印證。不過,德語媒體在相關報導中均表 現出謹慎態度。《日報》提醒道,在同中國這個遠東「新摯友」打交道時,不要忘了人權問題;《柏林日報》指出,德中過於和諧,殊非福音。德國之聲中文部主任馮海因對此作出了如下評論。

政治的一大部分是具有象徵性意義的。如果德國內閣一半的成員來到北京,在那裡和8名中方部長見面,照本宣科的朗讀著什麼聲明,然後再齊刷刷地簽署些協議,所有的這些都象徵著一點:那就是中德兩國對彼此都非常重視,雙邊關係已經深入到了一定的程度。雖然這個過程並沒有給人帶來怎樣的驚喜,但這也不是什麼太大 的問題。這一切都證明了兩國關係的成熟。總的來說,默克爾此次拜訪即將下臺的總理溫家寶期間所發生的一切都在預料之中。

救歐元是有條件的

預料之中的是,中國謹慎地表達了支持歐元的態度,但沒有做出具體的承諾。中國本身也因歐元疲軟而受困擾,因為深受危機之苦的歐洲國家能用來買中國消費產 品的錢越來越少,而歐洲對於中國來說是最重要的出口市場。同時,中國3萬億美金的外匯儲備堪稱世界之最,其中有5000億掌握在一家國有投資基金的手中。後者可以買義大利、西班牙或者希臘的國債。但據估計,中國如今在考慮向拯救歐元計畫注入更多資金的時候,可能更願意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這條路。這樣 做更保險,而且更加能夠讓中國獲得政治上的利益: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擁有更多的話語權。

中德兩國建交的歷史已經進入了第40個年頭。過去的這40年也是世界權力格局發生了戲劇性變化的40年。40年前,站在中國權力尖峰上的還是耄耋之年的毛澤東,當時的中國還深陷於文化大革命的混亂局勢中,與世隔絕。而今天,我們正經歷著兩國關係日漸相互依賴的發展趨勢。中國是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也是德國在歐洲以外的第二大貿易夥伴。基本上世界每一個政治問題都有著一種中國緯度:不僅僅是歐元問題,也包括敘利亞危機、伊朗核問題以及環境氣候等等方面的問題。所以,我們不用愛中國的政治班子(中共),但我們得和它展開對話。

外交關係的未來

所以,默克爾此次會見中國下一代領導班子的成員是一件好事。今年秋天,中共將在下一屆黨代會上徹底更換最高層。而中國體制的不透明性就體現在這裡: 目前我們只知道大概會有誰參與這10年一次的重要政治事件,但卻不知道它開始的時間。人們看到:中國是一個重要的,但也非常難以捉摸的夥伴。

這也就意味著:德國必須更加自信的提出自己的價值觀。很遺憾,德國的聲音雖然是一個重要的聲音,但也僅僅是歐洲28音和聲中的一個聲音:這其中包括布魯塞爾歐洲委員會和27個成員國的聲音。如果歐洲想要在一個變革中的世界維護並闡明自己的價值觀,就必須髮出統一的聲音。對於德國來說,當然喜歡聽中國政府說德國是歐洲範圍內的關鍵國家。但是我們不應忘記,只有當歐洲各國政府團結一致時,才能夠發揮實質性的影響。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德國之聲中文網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