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否認查封《經濟觀察報》 另有隱情?(圖)

 
《經濟觀察報》傳因北京大雨災難調查報導被查封

大陸媒體《經濟觀察報》因為觸線報導北京大雨內情而網傳遭查封后,週二下午該報官方微博突闢謠稱純屬謠言。一位報社員工向本臺表示,目前雖然照常上班,但日後報導必定受影響。

繼《新快報》、《東方早報》因敏感報導月前被當局整肅後,週一多個微博賬戶在網路中稱大陸敢言媒體《經濟觀察報》突然被查封,北京當局方面以所謂掃黃打非的理由對該報紙進行了整肅,官方指《經濟觀察報》異地出版涉嫌違規,是非法出版物。報社的大門被貼上了封條,晚間時分更傳出該報社的招牌甚至都難保。

然而有消息稱,真正原因是該報對北京水災的報導突破了官方的界限。據百度百科介紹,2011年7月份最後一週出版的《經濟觀察報》,8個版面不但份量厚重,內容更是直指「誰是真凶」、「這完全是人禍」、「全國人大應啟動特別調查程序」、「請為死難者立碑」、「請敬畏生命」、「分拆鐵道部」等內容,被多家國內外網站、論壇、貼吧轉載,被廣大網友敬呼為「敢於說真話的報紙」、「最有良知的媒體」。

正當它被查封消息不脛而走之際,《經濟觀察報》官方微博週二下午分別在騰訊、新浪闢謠說,「經濟觀察報運轉如常;有關報社被查封的消息純係謠言。感謝各位網友關心。」北京官方的政務微博北京發布也在微博中發出通知,「我們注意到,網上有《經濟觀察報》被‘查封’的信息,經向市文化行政管理部門核實,得到官方回應:絕無此事,純屬造謠。但兩者對傳聞的內容細節未作任何回應,似另有隱情。

本臺記者週二多次致電經濟觀察報社, 但電話一直無人接聽,其後該報一名記者向本臺表示:門口的牌子被摘走,就是有關部門的人來了之後,就把門口的牌子摘走了。

記者:就是把「經濟觀察報」幾個字的牌子摘去是嗎?那門口沒有那幾個字了對嗎?
經濟觀察報記者:對。
記者:據說現在是還可以再出版。
經濟觀察報記者:對。
記者:會有受到壓力嗎?
經濟觀察報記者:壓力,中國的媒體都一直有壓力。
記者:我是說這次報導北京大雨, 牌子被摘掉之後,在報導方面會不會受到更大的壓力?
經濟觀察報記者:可能以後報導會更加的柔和點。

據悉,此次《經濟觀察報》遭到查封是因為日前連續兩期報導北京7.21水災事件,其中報導內容涉及死亡人數因而觸怒了北京當局。目前由該報記者撰寫的調查報導《暴雨失蹤者》和《房山不防》已在網站上被刪除,原本內容中報導了沒有列入官方名單中死難者的名字。

資深媒體人北風向本臺表示:這個不知道要恐嚇誰,是單獨恐嚇一家嗎,還是說要恐嚇全國媒體,從這裡來說北京7.21水災還有見不得人的事情,要不然的話他們不會對《經濟觀察報》進行這麼重的一個處罰。

本臺記者週二在社交媒體的搜索服務中搜索「經濟觀察報」頁面結果提示「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經濟觀察報」搜索結果未予顯示。」查閱多名該報記者的微博也未透露任何消息,但是,經濟觀察報的認證微博,週一晚間引用印度詩人泰戈爾的名言說「阻力是一定有的,可是我們必須奮鬥到底,決不要灰心。」該報記者王克勤隨即回覆說:「可是我們必須奮鬥到底,決不要灰心」不少人在他們的微博下留下慰問。

而也有網民對此質疑, 如果闢謠內容是真實的話,為什麼突然對《經濟觀察報》的搜索結果進行屏蔽。為何不在第一時間內對事件進行澄清,並且報社有許多記者工作人員也應該會對外說明才是。

一位在北京的新聞工作者黃先生向本臺表示:《經濟觀察報》一直以來都比較猛,經常會做一些比較猛的報導,可以說是(與當局)積怨已深,正好利用北京大雨這個點進行突破,現在各個網站上都在罵了,他們肯定要營造一個比較好的輿論環境。

《經濟觀察報》在北京創刊至今已有11年之久,以週報形式出刊,因不少客觀真實的報導吸引了大量讀者,至今已發展成全國性發售的報紙,而它今後報導風格會否有變,更引各方關注。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