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華人與老外交談的五大特徵

這裡所說的華人,既包括第一代移民,也包括紐約的華人遊客,更包括我自己。對這些特徵的歸納是基於觀察,沒任何評論之意,不表揚也不批評,沒有對錯之分。您覺得好,繼續照此辦理,覺得不好,以後多加小心,你我共勉。

與老外交談指的是用英語交流。第一代華人的英語很少比老外強,咱畢竟不是童子功,因此這些特徵應該與此相關,當語言不充分時,交談會變得複雜。

一是手勢多。邊說邊比劃,手不停揮舞,隨語言表達不斷變換。如果離遠了看,必須離遠看,遠到聽不到聲音為止,你會感到,那是一個人陷入自唱自蹈的狀態,有節奏,有急緩,但他自己未必覺得。

二是聲音大。剛才所說,要遠到聽不見聲音的地方看,可如果真想聽不到聲音還不大容易,因為聲音很大,至少比對方的大。特別在某些安靜場所,比如通勤火車上,地鐵裡,聲音格外顯赫。

三是笑聲多。從頭笑到尾,小哈哈哈,大哈哈哈,短哈,長哈哈哈哈,動不動就笑,不是微笑,微笑是皮笑肉不笑,不出聲,咱這個笑是貨真價實的笑,出大聲喘大氣的笑。

四是是多。英文的是發噎死的音。他老說這句,是,是是,是是是,與笑聲齊飛,共大聲一色。遠了聽,遠到小音兒聽不清的地方,能聽到的就這個是字,很多很多的是。

五是上歷史課。只要輪到他說,鹽打哪咸醋打哪酸,非從頭論,三皇五帝戰國七雄,不會打半截兒說,不就事論事,直說到他的觀點為止。

大概這麼五條。導致五條的原因很多,我琢磨,比如,找不到合適的英文詞彙,覺得表達不夠充分,所以加手勢。怕人家聽不真,所以大聲。為表示自信,所以朗笑。為拉近距離,所以是。最後,為宣揚文化,所以從頭到尾。

可是,交流是彼此的事,要看對方狀態。對方熱情,我們聲音大些,手勢多些,都沒問題,酒逢知己千杯少,褲子都脫得,何況手勢聲音乎。若對方只是禮節性應酬,我們太熱情就沒必要了。還有些人根本不熱情,我們如果再笑聲不斷,那就浪費感情了。中國文化講究三杯通大道,五斗合自然,熱情,肝膽相照。老外不這樣,老外講得是姿態,身份,優勢地位等等,跟他們交往得端著點兒,穩重著點兒,等情況明朗後再發力,否則,有可能被誤解為原生態。

我也說大不好,只是一種感覺,您可千萬別太當真那!

本文留言

作者陳九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