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破陣樂》是一部集歌、舞、樂於一體的大型綜合性歌舞劇,是一部歌頌唐太宗李世民統一中國、以武功定天下的藝術作品,它是在《破陣樂》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破陣樂》原是隋末唐初的一種軍歌,雜有龜茲樂之音調。公元620年(武德三年),秦王李世民擊敗叛將劉武周,使得建國僅兩年的唐王朝政權得已穩固,社會相對安定。
當時有人便把流行在隋末唐初的軍歌舊曲《破陣樂》填上新詞,用來歌頌李世民的功德,所以在演出後它便備受當時統治者的歡迎和提倡。
貞觀元年(公元627年)正月初三,李世民為慶祝自己的全面勝利,借春節之時宴請文武百官。在君臣歡宴的時刻,李世民命樂工高歌猛奏《秦王破陣樂》。貞觀七年(公元633年),李世民根據多年戎馬生涯的經驗,為這一樂舞繪製了《破陣樂舞圖》(與現在舞蹈場記相似)。
這個樂舞的隊形,左邊圓,右邊方,前有戰陣,後有隊伍。
此舞用圖繪製出後,李世民又感到《秦王破陣樂》是流行在民間的一軍歌,如在宮中演出不太典雅,所以責令「魏徵、虞世南、褚亮、李百藥等一些文官修改歌詞」,並把此樂舞改名為《七德舞》,命當時精通音樂的大臣起居郎呂才排練新編的《秦王破陣樂》。
《秦王破陣樂》在當時名揚國內外。唐玄奘到印度考察,中印度的戒日王在會見玄奘時曾這樣讚揚《秦王破陣樂》:「賞聞摩訶至那國(即中國)有秦王天子,少而靈鑒,長而神武。昔先代表亂,率土分崩,兵戈竟起,群生荼毒,而秦王天子,早懷遠略,興大慈悲,拯濟含識,不定海內,風教遐被,德澤遠洽,殊方異域,慕化稱臣,氓庶其亭育,咸歌《秦王破陣樂》。聞其雅頌,於茲久矣。」印度迦摩縷波國國王拘摩羅王對《秦王破陣樂》也頗為關心,曾問玄奘:
「‘今印度諸國多有歌頌摩訶至那國《秦王破陣樂》者,聞之久矣,豈大德之鄉國邪’?曰:‘然,此歌者美哉君之德也。’拘摩羅王曰:
‘不意大德是此國人,常慕風化,東望已久,山川道阻無由自致’」。
據《新唐書·吐蕃列傳下》記載,唐穆宗長慶二年(公元822年)即《秦王破陣樂》產生195年時,唐朝與吐蕃結盟。當唐使者到達吐蕃參加結盟儀式時,吐蕃就是用「樂奏《秦王破陣樂》」來設宴款待以示儀式之隆重。由此可見,《秦王破陣樂》在周邊國家和國際上已負盛名。
《秦王破陣樂》在高宗李治執政時期有28年沒有演出過。不知什麼原因,高宗李治不喜歡這一樂舞。直到儀風三年(公元678年)後,《秦王破陣樂》才又常在宮廷中演出。後來李治把《秦王破陣樂》改為《神功破陣樂》,把原來120人的舞隊減為64人的八佾之舞,而樂隊伴奏得到了增加,樂器添制了簫、笛等。原來樂曲共演奏52遍,後改為只演奏兩遍,舞隊排列由原來表現戰鬥陣勢場面改成了祭祀儀式形式。從此《秦王破陣樂》成為整個唐王朝所保留的傳統祭祀節目。
在武則天執政時期,一位名叫粟田道磨的遣唐執節使將《秦王破陣樂》帶到了日本。從此《秦王破陣樂》便在日本生根開花結果,至今在日本已有9種傳譜,即:五弦琵琶譜《五弦譜·秦王破陣樂》,箏譜《仁智要錄·秦王破陣樂》,琵琶譜《三五要錄·秦王破陣樂》、《三五要錄·皇帝破陣樂》、《三五要錄·散手破陣樂》,笙譜《鳳笙譜呂卷·秦王破陣樂》,育篳篥譜《中原蘆聲抄·秦皇(王)》,笛譜《龍笛要錄·秦王破陣樂》,琵琶譜《三五中錄·秦王破陣樂》等。
到了唐玄宗時期,李隆基把《秦王破陣樂》又改成了《小破陣樂》,先收入到九部樂、十部樂中,後又把九部樂、十部樂改為立部伎和坐部伎,而《小破陣樂》又比李治改編後的規模小許多。《舊唐書·音樂志》云:「破陣樂,玄宗所造也,生於立部伎,破陣樂,舞四人,金甲冑。」後來李隆基又把《破陣樂》改編擴大為比原來李世民時的120人還多幾倍的龐大樂舞。不過這數百人演出的《秦王破陣樂》全都是宮女著裝演出。
大詩人白居易曾在元和年間(公元806——802年)看到過《秦王破陣樂》的演出盛況。他在《新樂府七德舞》一詩中真實地記載了《秦王破陣樂》在當時演出的情況,為後人研究《秦王破陣樂》提供了依據。
在唐代末期,《秦王破陣樂》已不再是祭禮儀式上用的樂舞,也不在大型的慶典節日中使用,而成為一種迎賓樂舞。到了五代十國時,此曲隨著唐帝國的滅亡而消失。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