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資銀行又被耍了(圖)
中國銀行業這次又被外資銀行耍弄了,而且耍弄得太容易了。
7月10日,澳新銀行撤回對中國天津銀行1.2億多元人民幣的投資計畫。澳新銀行並表示,不會參與天津銀行的融資計畫,而澳新所持天津銀行的股份也從20%稀釋至17.6%。他們得了便宜還賣乖。澳新國際業務和機構投資主管亞歷克斯稱,我們做出放棄參與天津銀行融資的決定十分艱難,但我們也能優先投資、支持澳新中國分行的發展。
6月25日,瑞士銀行減持民生銀行1172萬股,每股作價7.113港元,總減持值8336萬港元。減持完成後,瑞銀持有的民生銀行持股比例從6.17%降至5.96%。此前,6月6日,摩根大通減持了中信銀行的在港上市股份,減持股份數量為34.3萬股,減持平均價格為3.93港元/股。
一幕幕當年金融危機的劇本輪番上演。從2009年至現在,外資銀行減持套現中資銀行股份已成為熱門話題。根據國內一家財經媒體的統計,3年間,外資銀行從中資銀行股份中共減持套現2230億港元,僅美國銀行一家就套現1433億港元,高盛、淡馬錫也分別套現260億、280億港元。
然而,也有人不以為然,稱坊間談論的中資銀行被外資耍弄似乎不太妥當。外國資本也好、還是外國投行也好,他們參股中資銀行就是為了賺錢,即使中資銀行被對方耍弄了,甚至造成巨額損失,也只不是一種市場行為。中國加入了WTO,其銀行業在參與市場競爭中必然要付出代價。
但是,這樣的代價實在太大了。
一直以來,部分外資銀行和中資銀行股權交易的種種版本的故事曾在坊間和網路上喧鬧一時,內幕交易論、賤賣論等等諸多說法可以稱得上是無奇不有。政府當初在引進這些所謂的「長期的」戰略投資者時,通過資本市場籌集資金讓多家大型銀行上市,一方面通過中國匯金公司為其注入了數百億美元,另一方面,為多家銀行剝離大量不良資產。
正是政府和各家銀行的儲戶、納稅人承擔了核銷中資銀行的呆賬、壞賬的成本,使不少中資銀行減輕了負擔,有了起飛的平臺。外界雖然無法體會,但不可否認的是,當了「提款機」並被外資耍弄的中資銀行總不是什麼高興的事。因為真正分享中資銀行利潤卻不是這些人,甚至也不是銀行本身,而是外資銀行。
最讓人不可思議的是,近幾年來,由政府巨額注資後引進的所謂「長期的」戰略投資者,協助中資銀行進行改革或境外上市,包括高盛、花旗集團、匯豐、TPG集團、淡馬錫、安聯和蘇格蘭皇家銀行在內的一些外國銀行,持有中國主要銀行價值上千億美元的股份。而這段時間,恰好是中國股市最黑暗的時期。國內銀行業戰略投資者制度的出臺和實施,其時間點居然掌握得如此精巧。
工商、建設、交通、中行等中資銀行當初在引進他們來中國時定價都極低。以建設銀行為例,當時美國銀行和淡馬錫分別斥資25億美元和14.66億美元購進了建設銀行9%和5.1%的股權,每股定價僅為區區0.94港元。接下來引進外資投資者的中國銀行、工商銀行也沒避免入股價格過低的命運:當初,高盛、安聯及運通出資37.8億美元入股工商銀行,收購約10%股份,收購價格1.16元/股。
我們不禁要問,外資銀行遇到的這種從天上掉餡餅的好事,怎麼沒落到中國人的頭上,為什麼這種摘桃子的事情總是落到外國人頭上呢?才不過幾年,如今這些「長期的」戰略投資者者們,一個個都賺得盆滿缽滿翻身走人了事,作為拋售方的外資銀行積極鑽營並最終滿載而歸,而作為被拋售方的中資銀行則是一再表示其理解知情之意,究竟是「周瑜打黃蓋」,還是「啞巴吃黃連」?
中資銀行股份被外資減持、拋售的噩夢或許才剛開始。在這個過程中,可能還會伴隨著外資階段性的「低價增持、高價套現」。當初中資銀行低價拋售股份,讓外資銀行輕鬆成為中資銀行的大股東,最終成為他們的搖錢樹、提款機。
因此,中資銀行被外資耍弄還將繼續。隨著時間的推移,外資銀行手中持有的中資銀行股份始終是市場的達摩斯利劍。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