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足球運動史上最另類轉會:金人擄走5名運動員

 2012-07-06 16:0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歐洲盃激戰正酣,每個真正的球迷都不會錯過「四年一次」的直播機會。作為足球起源地的中國球迷最苦惱的是要「倒時差」。古代中國球迷就不會有這個煩惱了,因為當年中國足球水平最高,不用看別人踢球。

先秦時是一項全民健身項目

古代中國人管足球運動叫「蹴鞠」,也稱為「蹋鞠」。「蹴」、「蹋」都是用腳踢,「鞠」則是內有填空物的皮球——蹴鞠自然就是踢球。

古代中國人怎麼想起了這項運動?有人說起源於提高士兵體能的訓練手段,其實不然,應該是先有蹴鞠,然後才被軍隊借用的。

早在戰國時期,足球已經是中國民間一項熱門運動,特別是在城市裡最受歡迎,這倒與今天一樣。據《史記·蘇秦列傳》記載,當時著名的外交人士蘇秦到地盤在今山東的齊國遊說齊宣王,他看到都城臨菑裡是這樣的一種場景:「臨菑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瑟,彈琴擊筑,鬥雞走狗,六博蹋鞠者。」

用今天的話來理解,蘇秦所見的齊國都城居民過的都是小康生活,幸福指數很高,社會和諧,人人都在吹拉彈唱,鬥雞的,遛狗的,下棋的,踢球的……當時能見到的休閑項目,臨菑人都在玩。他們踢的球,就是原始的足球。

蹴鞠在當時離臨菑較近的楚地沛縣一帶也十分流行。劉邦在打下天下後,將其父親接到都城長安(今西安)去享受太上皇的優裕生活,但老人家一點也不快樂,原來他習慣了老家的生活方式,喜歡鬥雞、踢球這些民間活動,不習慣皇宮裡的高檔娛樂。

由此可見,足球運動在先秦時代的中國,實已成為一項全民健身項目。

西漢球場兩邊各有六個球門

做了西漢開國皇帝的劉邦,其本人是「草根」出身,在老家時也喜歡踢球。他的這點兒喜好,直接讓蹴鞠成為西漢的全國性體育運動,當然也是西漢皇家重要的娛樂項目。

如果要評對中國古足球運動發展作出傑出貢獻的人物,劉邦當是最恰當的候選人之一。劉邦還專門在皇宮內規劃了一座專業足球場,即所謂「鞠城」。在劉邦的影響下,此後西漢歷代皇帝和包括太子黨在內的貴族,都喜歡踢球。漢武帝劉徹、漢成帝劉驁還是資深球迷,時常親自上場秀一把。

劉徹踢球時,還令其秘書(文學侍從)枚皋作《蹴鞠賦》助興。劉驁踢球簡直是玩命,朝臣擔心龍體的安康,便勸劉驁不要再踢了,而用名叫「彈棋」的室內娛樂項目替代之。

漢代踢球有一套成熟的規則,東漢文人李尤《鞠城銘》中記載:「園鞠方牆,倣像陰陽,法月衡對,二六相當。」雖然只有簡單的16個字,卻如實記錄了當時的球場:場地四周筑有圍牆,球場東西向,呈長方形。

最有意思的是球門,兩邊竟然各有六個,即「二六相當」一說。當然,此球門與現代球門不同,僅是在地上挖個洞,稱作「球洞」更形象,球踢進洞中即得分。相應地,守門員也各有六名,各自站在球洞前嚴防死守。這麼說來,在西漢足球場上,光守門員就有12人,這恐怕是現代球迷難以想像的。

當時的球場上,兩邊也各有一名隊長,雙方推舉出均認可的裁判員。可能是防止裁判員「吹黑哨」吧,要求裁判「不以親疏,不有阿私」。當然球員也不能故意犯規,要「端心平意,莫怨其非」。

唐代足球至少有五種踢法

值得一提的是,原始足球在漢代被引入軍中,當時的軍事專家視之為「兵家伎巧」,是提高士兵體能的訓練手段。劉向《別錄》便稱,「蹋鞠,兵勢也,所以練武士,知有材也,皆因嬉戲而講練之。」

漢武帝時的悍將霍去病,在遠征匈奴時,軍中一度缺乏糧餉,士兵個個餓得如霜打了一樣,霍去病在戰地上臨時劃了一塊場地,帶頭踢起了球,以提振軍心。

到了三國時,學會踢足球甚至被當作興國強兵的基礎本領。東晉史家虞預在《會稽典錄》中記載三國人的認識,「上以弓馬為務,家以蹴鞠為學。」時人並不是把踢球看成是單純的體育運動,而是出於備戰的需要,要認真學習和訓練的。

可能受到前代的影響,足球在此後歷代的軍營中都受到歡迎。

在唐代,雖然馬球替代了踢球,成為軍中首選軍訓項目,但踢球仍是保留節目,在軍中流行著。而在唐代民間,踢球為各階段人士喜歡,詩人杜甫、李白都是踢球高手。

此時的踢法與漢代又有不同,唐代的足球至少有五種踢法。漢代的「六球門」打法已被放棄,出現了真正的「球門」,時稱「毬門」。有的是一邊一個的「雙毬門」,向對方進攻;有的是「單毬門」,單毬門設在球場中間,上面有一個門洞,雙方都竭力往裡面踢,誰踢進誰得分。其中的雙球門踢法,已與現代足球十分接近了。

女子足球比賽沒有球門

唐代足球最大的亮點,並不在多種踢法上,而是女子足球的出現。可以說,世界上最早的女足就誕生在中國唐代。

為什麼在唐代會出現女足?這可能與大唐的文明有直接關係。由於經濟發達,開放自由,女性主動接受外來文化,參與過去男人才能參與的社會活動。而在之前和之後,女人拋頭露面都有悖於倫理和婦道,特別在五代以後,由於纏足惡俗的出現,直接剝奪了眾多女性享受足球的權利。

唐人康駢《劇談錄》有一則「潘將軍失珠」故事,裡面便提到了一位善踢球的唐代女孩。當時她在街邊,正好有一個小當兵的把球踢到她身邊,她快速起腳,將球踢了回去,高達幾丈,圍觀者都看呆了,想不到這位身穿破衣服、腳踏木屐的女孩,腳下功夫竟然如此厲害。

整體水平比較高、球踢得漂亮的,還是宮中女性。唐宮中會定期舉行女子足球比賽,此時的第一球迷自然是皇帝。王建《宮詞》中「寒食內人長白打,庫中先散與金錢」一句,說的就是在寒食節這天,宮中舉行女足比賽的事情。

女足與男足有所不同,女足踢法時稱「白打場戶」,球場上竟然不設球門,人數也不定。可以二人對踢,叫「白打」;也可以多人對踢,稱為「場戶」。除了對踢,也可以一人單踢,或眾人各自單踢,叫「打毬」。當然這樣的足球比賽激烈程度比男足要低許多,遊戲色彩更濃。

最另類的球員「轉會」事件

古代足球的比賽用球,在不同時期也不同。最早用編織球,到西漢時已用上了皮球,裡面用毛髮等填充物塞實,相當有彈性,霍去病踢的就是這種球。而到了晚唐,比賽用球出現了變化,除了傳統的用球外,還有用動物膀胱充氣後做成的「氣毬」,這種充氣用球與現代足球原理相似,但耐踢性不夠。

古代中國人既然發明瞭足球,比賽水平自然也是一流的。出於尋找高水平球員的需要,現代足球運動有「球員轉會」的規則,不同國籍、不同俱樂部的球員均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加盟別的球隊。

在古代中國,也曾出現球員「轉會」的現象。

在宋代,出現了原始的「足球俱樂部」,這是一種被稱為「齊雲社」的足球組織,面向女性和兒童。朝廷裡還有專門的足球隊,水平遠高於民間球隊,隊員稱為「筑球供奉」。

當時北宋的死對手、北方女真人建立的金國,便十分看好中原球員。金國也特別流行球類運動,一是馬球,一是足球。在公元1127年發生的「靖康之難」中,金人將徽宗,欽宗二位北宋皇帝和大量宮妃、皇子、宗室人員擄去的同時,還特別要走了12名球員,其中7名馬球運動員、5名足球運動員。

這大概是人類足球運動史上最另類的球員「轉會」事件了。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