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劉過,字改之。
《左傳》宣公二年有之:「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劉過以此為名,遂字改之。過素善陸游、辛棄疾、陳亮,有《龍洲集》、《龍洲詞》,乃南宋一大豪放詞人,又善飲酒,佳話存焉。
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蝕。以過為名,可謂能謙沖自守矣;改之為字,可謂能磨礪日新矣。金庸取其意旨,作一楊過,亦字改之,得以流布天下;其名主人反寂寂無聞於當世,頗可嘆也。
2、杜如晦,字克明
《詩》風雨篇有之:「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所謂望眼欲穿,感極而悲者也;末了則云:「既見君子,雲胡不喜」,雲開霧散、柳暗花明之意在矣。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尚書》堯典篇云:「克明俊德,以親九族。」克明者,猶能明、自明,言人能使大德明於外也。如晦在克明之先,必待俊德而始明,足以為聖賢良相之名。
杜如晦為貞觀名臣,惜其天年不永,四載而卒,空留「房謀杜斷」之名,豈不惜哉!助文皇成盛世大業,亦成其「克明」之字矣。
3、納蘭成德,字容若
納蘭詞名滿天下,不知其名字從何典故?君子有成人之美,亦有成己之願,「成德」蓋成己成人之德矣。容者,盛大之狀;若者,香草之名。則容若乃「香草盛集」之謂也。《楚辭》多以香草美人暗喻君子,君子必成己成人之德,此納蘭名字之解乎?
成德本姓葉赫那拉,譯為「納蘭」,遂使唇齒生香。納蘭容若,亦可解為納幽蘭而容香草,君子有慕蘭之德、好潔之癖,此解無不可。然則成德為避康熙朝太子之諱,改名性德,雖文辭可觀,失其本意也。今人多不知若為香草之名,以若為若許、若此之謂,雖仍可通,失其美人香草之本意矣。
4、申時行,字汝默
時行有二義,其一為時興、風行之謂,其二為傷寒之謂,大抵患傷寒者多在春秋換季之時,病狀無少長皆相似,且往往流行,故謂之時行。
汝默者,清靜默然之謂也。清人張廷玉有云:「萬言萬當,不如一默」,此亦申氏所以教時行也。
時行者必風行天下,而汝當默然自守,無與時俱進,無隨時而行;此名此字,意味深長。又時行為病,瘟疫行天下,書生唯一默而已。晚明風氣,大抵如此,若不入於朋黨,則歸守一默。豈不痛哉!
5、蕭望之,字長倩
太傅蕭望之,漢之老臣也。以「之」為名,盛於魏晉南朝,望之及廷尉張釋之可謂濫觴者。望之者,可謂人皆望之,亦可謂己望之。按「望」為仄聲,則以「之」協調之,則字平氣順矣。
倩有二義,其一男子之美名,尤東方朔之「曼倩」;其二為笑語盈盈之貌,《詩》有之:「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後又以倩為請求之意,當不及於西漢。若以為男子美名,則身長高大、玉樹臨風之君子,誰人不願望之;若以為笑語之貌,則美人顧盼,我亦望之,一段風流在其中矣。兩解皆可通,令人不得不心馳神往。
6、傅以漸,字於磐
傅以漸者,清順治三年狀元,十二年太子太保,十五年授大學士、戶部尚書,自古入仕拜相未有如此之速者。旋即稱病歸鄉,至死不復出,可謂明於世道乎?
《易》有之:「鴻漸於磐,飲食衎衎。」言鴻雁徐徐飛至磐石之上,遂飲遂食,其樂悠悠。夫欲速則不達,鴻雁知循序漸進之義,其所以自保也。
《子規》云:「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見賢思齊,朝干昔惕,此君子處世之道,可謂居於磐石之上。字之「於磐」,不亦宜乎!
7、杜黃裳,字遵素
杜黃裳早年,著慘綠之衣至侍郎孟炎家赴宴,孟炎夫人觀之,語其子曰:「彼慘綠少年與眾不同,必位至卿相。」黃裳遂有「慘綠少年」之號,正合「綠衣黃裳」典故矣。
黃者,正色也;裳者,下裙也。綠衣黃裳,以間色在上,而正色在下,此非本末倒置乎?以「遵素」為字,猶言遵素王也。素王者誰?孔子之謂也。孔子以至德生於末世,有生之年不能王天下;學者遵為素王,聊勝於無。
孔子之為素王,猶黃之為裳,時也運也,無可奈何。以黃裳為名,遵素為字,意味深遠,千載之後,猶使人黯然神傷矣。
8、王猛,字景略
王猛捫虱談天下,已而助秦王苻堅稱霸一時,可與諸葛、管仲並立而三矣。《左傳》昭公二十年有之:「惟有德者能以寬服民,其次莫如猛。」晉室南遷,中原陸沉,四海紛亂如麻,君子是故以猛糾之,雖未得上善,亦可以名垂青史也。
景略二字常見於後世,有元景略、李景略、獨孤景略、吳景略之屬,或為正名,或為表字,大抵皆出於王景略。二字不知出自何典?夫景者,日光照臨謂之,仰慕信服謂之,勛業遼闊謂之;略者,韜略謂之,封疆謂之,巡狩謂之。景略二字,或解為韜略高遠若日光照臨,或解為勛業廣大而封疆遼闊,皆為英雄所願也。壯亦哉!
按:王猛有孫,生於五月初五日,俗諺以為惡月惡日。王猛殊不以為然,曰:「昔孟嘗君生於五月初五日,卒相齊而成大業。今吾孫亦生於此日,蓋以鎮惡月乎?」遂名為「鎮惡」。數十載後,果為一代名將,所謂實稱其名矣。
9、虞允文,字彬甫
宋朝養兵數百年,不能保有中原,亦不能守江淮,必待書生虞允文之出,而偏安之局始定。自古文人為將者,無過諸葛亮、虞允文、王守仁之流耳。《詩》有之:「允文文王,克開厥後。」謂有文德也。
宋人好以「甫」「夫」為字,王安石字介甫,韓侂冑位元組夫,皆此類也。按《春秋》古意,男子美稱必用「甫」「父」,若仲尼之謂尼父然。仲尼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虞允文既以文德為名,以儒學為業,又奮起執干戈以衛社稷,終成功臣,可謂文質彬彬矣。
10、耶律楚材,字晉卿
《左傳》襄公二十六年有之:「雖楚有材,晉實用之。」言楚大夫屢出奔晉,為晉所用,所以雖以楚之強,終不能獨霸。耶律楚材乃遼太祖九世孫,仕金為員外郎;元太祖克燕京,咨以天下大事,遂為元謀臣,可謂楚材晉用矣。
耶律楚材事元太祖、太宗凡三十年,以文治國,制禮作樂,勸阻濫殺,賑濟窮困,有大功於百姓。夫以契丹之種、遼室之後、元朝之臣,尊崇儒術,光大漢制,以儒臣之名稱於後世,豈非出於夷狄而終用於華夏哉?名為「楚材」,字以「晉卿」,不亦宜哉!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