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的窟窿?南太平洋出現巨大雲洞(圖)


南太平洋上空在6月5日出現一個直徑長達1,000公里的橢圓形雲洞(圖片來源:NASA)

6月5日,南太平洋上空出現一個橫跨千里的巨大雲洞,猶如天空破了一個大洞,堪稱奇觀。

由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Aqua衛星拍攝的圖像顯示,在距離澳洲塔斯馬尼亞島(Tasmania)海岸西南約500英里(800公里)處,有一個巨大的橢圓形雲洞。此雲洞的直徑長達1,000公里,系由高壓空氣在上層大氣中造成的。

NASA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的研究人員古特羅(Rob Gutro)表示:「這是一個上層大氣特點影響低層大氣的良好例子,因為雲洞就位於高壓區中心的下方。高壓迫使空氣下沉,阻止雲朵形成。此外,高積雲在雲洞周圍曾逆時針旋轉,在南半球這表明是高壓帶。」

高壓氣象通常帶來相對晴朗的天氣。一般來說,風會從高壓處往外吹,使高壓處的空氣下沉並增加溫度,進而加速蒸發而難以維持雲狀。相較之下,低壓處的空氣會上升並產生雲朵和暴風雨。

換言之,低壓系統通常會生成圓形風暴和雲層,而高壓系統則會產生圓形的晴朗天空。NASA大氣科學家米尼斯(Patrick Minnis)戲稱,這種晴空萬里的現象可稱為「反風暴」(anti-storm)。

Aqua衛星於2002年發射升空,擁有6個地面觀測儀器,其目的在於蒐集與地球水循環有關的資料,包括水蒸氣、雲層、降雨量、土壤濕度、地表與海洋的冰層等。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